常言道:“不要高估了别人,更不要低估了自己”。
每个人的认知,接触的事、物、人都不一样,导致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容易让我们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期望值过低,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能够成功的人,不是家底丰厚,就是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平常人难以企及。
当我们跳出舒适圈,积极地接触更多不同层面的人,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时,才明白,每个人都是极为普通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能够成功,更多是对自身一种清晰的认知,选择了一个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拥抱着一腔热情,走上成功路,这些都是有迹可寻的。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的作者丹尼斯·韦特利,人类行为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是著名的心理咨询顾问、励志演说家和畅销书籍作者,拥有多个领域斜杠身份的他,一直活跃于各个行业,并以分享自己所知所学,来帮助各个行业的人士,以达成他们的人生目标与梦想。
《成功心理学-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全书9章,系统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个人成功的2大因素:内部自我认知、外部资源管理。
作者丹尼斯·韦特利在《成功心理学》一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得到你想从生活中收获的东西之前,你必须知道你是谁,你想走向何方。”你自己才是成功的核心,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呢?
认识自己,喜欢自己,要有梦想,明白选择必有得失!
1、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当鸡蛋被外力打破时,它注定只能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反之,如果是从内部攻破,却是一条新生命的开始。看待自己的方式,将决定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如实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短板,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方向,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个性
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存在一种或者多种的性格特征。曾有心理学家统计了《韦氏词典》里关于描述人物个性的词汇,发现词汇数量多达18000个。
个性特质是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可以通过个性特质来发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比如:思维逻辑严谨的人对数字更为敏感,更适合从事与数字相关的工作,比如会计、金融分析等职业;一个热情开朗,擅长表达自己的人,更适合从事表演的工作,比如演员、音乐人等等。
技能与兴趣
很多人在选择职业发展时,考虑更多的是这个职业或者岗位,能否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收入和物质需求,而忽略职业本身是否是自己兴趣所在。越是无视兴趣选择的职业,越会与个人兴趣无关,最后只能沦为工作只是为了支付每月账单的工具,乐趣尽失,认为工作本身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你所擅长的技能往往是你兴趣所在,人都有一种通性,越是感兴趣的事情越能带动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2、喜欢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丹尼斯·韦特利说,“接纳自己和否定自己的人之间的区别不是他们拥有的弱项的数量,而是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不可挑剔的,每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可能你会认为自己的眼睛不够大,个子不够高,口才不够好、智商还不够强等等,那又怎么样呢,即使你有不完美,全球74亿人口中,你是最普通的却也是最独一无二的。
接纳自己,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
接受你的外表
有人说过:“30岁前的样貌是由父母决定的,而30岁后的样貌是由自己决定的。” 每个人对于美的追求不同,我们不可能提前从父母那里继承,但我们可以选择坦然接受,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挫折,不再怨天尤人。
你是最棒的
接受并赞美自己,因为是自己的才是最棒的。
戒除习惯性比较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徒增烦恼,只有自己跟自己的比较才是进步的来源
拉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距离
踮脚能及的距离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过分追求完美,只会拉崩自尊,影响自我接纳。
3、要有梦想:梦想决定了你人生的去向
周星驰,一位让人敬佩的喜剧演员,曾在电影《少林足球》里说过:“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了解过周星驰成长背景的朋友都知道,成名前的他曾经在茶楼端过盘子,在工厂做过流水工,却依然坚守他的演员梦想,最后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达到今天的成功。
关于梦想,《成功心理学》的作者丹尼斯·韦特利说“任何一个梦想都不会因为太大而难以实现,也不会因为太小而可以忽略“。
梦想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去向,实现梦想是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支撑我们每一个行动,设立目标是让你实现梦想最为重要的一步,那么如何设立目标才不会显得望尘莫及呢?
SMART目标
SMART目标,简单可以理解为目标必须是切实可量化,具备进度计划,可以帮助你立刻、马上就可以着手开始的目标。
以“增加阅读量”为例,“增加阅读量”只是一个方向性的目标,不具备可量化的执行标准。换个说法,如果我们以一年为单位,计划一年阅读50本书籍,平均一周一本,在没有掌握阅读技巧的初期,先阅读3〜5本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的书籍,作为阅读的开始,之后再增加主题阅读其它领域的书籍;这样的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计划,比空喊“增加阅读量”的口号,切合实际太多了。
4、人生观:明白选择必有得失
朋友阿几,医学院毕业,皮肤科医生一枚。在他刚毕业选科室那会儿,同学们都为进大科室,跟名导师、机会多、待遇高而争破头时,他却气定神闲地选择了冷门的皮肤科。随着近几年医美行业的兴起,皮肤科专业人才变得稀缺抢手,阿几通过自己努力在业内也慢慢变得稍有名气,各方面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一点也不比当初选择大科室的同学差。
如果当初他选择冷门科室,认为这是逼于无奈的选择,之后一直为进不了大科室而耿耿于怀,错失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动力,结果只会令人失望。
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基于我们对某种结果的期望。人生中总会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选择路口,价值观就像是一把计重称,它可以帮助我们权衡出每一件事情的重量,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符合自己人生方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