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尾迹

这次起笔大概心里以及平复很多了。

这次写信算是放下了吧。遇到了一些新的人,心态也开始慢慢得发生改变了。

人到底是如何对“放下”来定义的?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也不太去纠结自己到底是不是放下。说好听这两个月我是在“贤者模式”,但其实现在过来了后,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内心成长的过程。

很痛苦,很无助,我一度以为自己会断送自己的前程和生活。一直带着绝望生活的话就会觉得一点点的甜头让自己对世界充满了期待。

但是如果再给我机会,我会再次选择去痛苦。


这是一种成长的机会,而大部分的人没有机会。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大部分人只是白白的痛苦了那么久。

没有反思,没有自省的痛苦是无用的。我们所有的痛苦都需要延伸性。

我这个人很喜欢从最坏的地步去找出还有好的地方。(我并没有自夸相反可能有点自嘲)


如果有人问你还痛苦吗?我还痛苦,并且没有减轻,但是也没有加重。

如果痛到了极致的话就以及没有办法再痛了。痛到了习惯性,日常性的话。内心的折磨不比一个人的时候少,但也不至于多到无法承担。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当你沉溺一个人的时候, “it is not because this person brings you the most happiness to your life, instead, this person makes you suffer in the way you want to suffer.”

沉溺一个人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个人给你带来了最大的幸福感,而是这个人以一种你想要的痛苦方式来让你痛苦。换一句话说,有多少人可以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让自己有感而发。少之又少。


我仍然去问候他,一个月能有一次简短的对话就好。

很卑微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是“爱”这个行为让我感觉非常的伟大,非常的有勇气。

让自己像一个活人一样生活,去感受每一刻发生的事情。因为爱他,所以我又重新开始感受世界。

而现在热爱他,就像去热爱世界一样。我在痛苦。内心的煎熬。


可能我仍然卑微到不敢去倾诉,卑微到了不敢去叨饶。而今已经卑微到了觉得只要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好了。发生了太多的事,我不知道从何说起。爱上一个人是卑微的,是悲哀的的。获得的快乐不比一个人的时候少,获得的苦闷苦痛反而比一个人的时候更多。

我现在对他尽可能曲解自己对他的感情了,更多是感谢他。因为从5月底后,遇见了很多新的人。


我问我母亲:“什么样子男人才能得到我。”

她说;“你触不到的男人。”


在精神层面的话,我尽可能去的感受更多的事情。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位网友说:“在这网上,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一辈子都无法见到的朋友。”

我说:“应该是一辈子都见不到的一辈子的朋友。”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承受的痛苦都应该细细品尝,字字斟酌。慢慢体会侵蚀自己感觉,体会在黑暗里重新轮回的感觉。然后重生,然后再去热爱生活。一次次的蜕皮让自己变得无比的强壮。爱一个人也好,不爱一个人也罢,生活都继续,而每个人都需要确认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所有的痛苦都不能够忘记,因为所有的痛苦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所有的痛苦都应该具有延伸性。没有反思,没有自省的痛苦只是白白的原地绕圈。耗尽人的精神世界,耗尽痛苦的养分。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领悟都是一次质的改变,这个改变可大可小,可显可隐。自己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没有必要全部显示在自己的外表上,但是存在你这个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成长的比你多,为什么明明大家经历的事情都是一样多,但是对方的阅历比你更加广且深刻?

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大概寥寥无几。这个问题是有意义,也是没有意义的。现世人的思维深度,让人嗤笑,让人惊悚,让人畏惧。

思维的深度是需要压榨的,是需要用尽全力去挤出不多的养分。而“压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在压榨自己的内心,压榨自己对生活所有美好的期待。这个过程多少人绷断了,失望了,挫败了。有些人被彻底的打败了,有些人则从中挣扎出来了。人的心是有韧度的,是能够锻炼的。有些人认为是无谓的锻炼,更加倾向世俗的物质欲,有些人则认为精神世界更加重要。遵从内心的指引。


比起爱别人,更爱自己。比起恨别人,更恨自己。厌恶世界,但是更加厌恶自己;热爱世界,但是更加热爱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是贬义。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发散能量的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在生活环境的位置,那就会迷失,就会好高骛远。

一个人需要以自我为中心。有了自我的意识才能有集体意识。集体是由个体组成,而不是个体由集体组成。但是现在的人们往往都忘了这一点,忘了自己是谁,一味的跟随大众趋势。我不欣赏,但是能够理解。这是乌合之众,这是大众的羊群心理,这是亚洲的集体制文化导致的。

无意去批判,但能有能力劝诫,就应该告诉人们主次之分。这是处于社会的责任,也是处于我个人对自己的督促。这是大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