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的仪式感
2018.4.21
周波
一、健脑操给我的启示
“大道至简”学习中,越简单的东西,做到了就越有效果。今年开始我从小规模试点,到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健脑操,可以说到了不计后果的地步了。“有用就有用,没有就没有!”那些相信的学生做起来还是蛮有效果的。班长马小双还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反馈,“每次做完之后,就觉得应该开始学习了。”是的,仪式感!仪式感!学习的仪式感!准备学习四式,除了能够调控学习状态外,还能带给学生非常需要的学习的仪式感。
在家长沙龙中,我也分享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一休在思考前要在脑袋上画圈?我个人认为,除了能够活跃大脑细胞外(聪明的一休应该不懂得脑科学,呵呵),最重要的是作为一把钥匙给他开启思考之门。
二、现在学生学习的仪式感为啥没了?
古人对待学习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特别是富贵人家读书是需要“焚香沐浴,净手煮茶”的,来去除内心的繁杂,营造宁静静心的氛围。所以,学习起来就非常主动、专注、高效。
再看一下现在学生的学习环境,“怎么还不快去写作业?!”很多孩子是在家长的催促下,很不甘心的仓促转入了学习状态。内心可能充满了愤怒、恐惧、失望、不甘等各种负向情绪,自然而然就把学习当成了阻碍通往快乐之门的绊脚石。
另外,学习、休息界限不清,缺乏节奏感,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时不能全然投入,玩耍时又畏手畏脚不能尽兴。学校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老师很敬业,课讲不完就拖堂。然后刚下课,第二个老师就提前准备上课了。老师们精神可嘉,但没有节奏的学习状态,只能导致学生低水平的重复。
三、我应该怎么改变
学生时代给我最大影响的老师,是初中的政治老师,他的时间观念和边界感很强。下课从不拖堂,上课从不提前进教室,上课从不给我们划书背,他可以从一个小知识点联系到身边乃至全球的热点时政。给我们一群小毛孩,打开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老师尊重我们,我们也非常尊重他。
现在,我也成为了老师,可以做到下课基本不拖堂,但在系统要求下需要提前进教室了。进教室是为了组织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准备学习四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以后我要坚持带学生做,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仪式感。一做健脑操就给潜意识一个信号:我要开始学习了。从而调动身心脑协调一致,全面做好学习的准备。
作为爸爸,我要和孩子一起做,在她或者是我要学习之前,都先来一遍,调控状态+开始学霸模式。
ps:看到学生们在运动会比赛之前也用上了“挂钩”调控状态,而且效果非常好,我还是很开心的。“有用就有用,没有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