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伪的世界里真诚地活着——读《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感谢读书会朋友的推荐,让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思辨的禅趣》,作者是神秘的熊逸先生,据说是某位大师的笔名。这本书是对《坛经》的详细注解和分析,尽管熊逸先生在后记里说:“我更多地致力于描述、梳理和分析,而不是评判。”但实际上他的观点已经非常明确,通过对《坛经》的注解与分析,带领读者做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

         之前,我对《坛经》知之甚少,只是知道一点六祖慧能的故事。而此书在对《坛经》逐句解读的基础上,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特别是作者那轻松的态度和幽默的文笔,让原本刻板严肃的佛教经典有了生气。我不算是佛教徒,但是有庙必拜的。知道自己离信仰还差很远,也许是太懦弱,总是祈求外力的保佑吧!读罢《思辨的禅趣》,对佛教有了更多的反思,特别是对禅宗一派有了些系统的了解。

         为什么要有宗教和信仰?“人生短促,就像倏忽之间飞进又飞出的燕子,因短促且无意义,所以更使人们思考永恒的意义,现实的考量也更使人们易于接受宗教的慰藉。”在理性层面,《思辨的禅趣》对《坛经》里种种荒唐可笑之处一一戳破,可以说是“剥去了佛教华美的外衣”;在生活层面,作者说:“我更愿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我不仅是个活佛,还是一个尊重自发秩序的保守主义者”。人生如此短暂,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理性去解释,因此芸芸众生通过宗教去寻求慰藉也就可以理解了。

         慧能禅宗为什么会盛行于世?根据《坛经》所说,发扬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是个文盲,所受佛学教育也少得可怜,却靠两首偈子赢得五祖弘忍的青睐、打败优秀的师兄神秀,获得禅宗衣钵。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慧能提倡“顿悟”,反对坐禅,提供了最简捷的成佛法门,因此打败了严谨博学的其他派别,不仅将禅宗发扬光大,而且后来禅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慧能迎合大众心理,走的群众路线,他赢了。

        满纸荒唐的《坛经》何以流行?《坛经》有很多版本,熊逸先生称他所用的是目前存世最早的敦煌一系的版本,据他分析,很多内容应该是慧能的后人伪作的,目的是抬高自己、打击其他派别。其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更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神通。但故弄玄虚、生编硬造之文,何以成为经典?“对于大多数信徒而言,需要的是精神导师斩钉截铁的论断,而不是饱学之士审慎严谨的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话的艺术,尤其在面对很多听众的时候,说话越武断、越极端,就越容易煽动情绪、引起信任。而讲话者的一般情况是,学问越大,说话越保守;学问越少,讲话越武断。”慧能占了文盲的优势:想问题不想那么复杂,简单明快,并不较真,专家们可以找出他的一大堆漏洞,但老百姓觉得很好接受。

      《坛经》看似满纸荒唐,但历史唯物主义就一定符合社会?禅宗的流行就说明了问题,正确的不一定是大众需要的。当我们孤独无助时,当我们遭受磨难时,当我们精神空虚时,看似荒唐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救命稻草。所以,有时候不要想得那么明白吧,面对真假莫辨、虚实皆存的生活,珍惜每一天,真诚地感受生命的成长、生活的喜悦,才是最重要的吧!曾见某位领导办公室悬挂的条幅:一分为三,深以为然!不要非此即彼,真诚地活在这虚伪的世界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姨丈去世已经3年多了,确切的3年多多少,我已经不记得了。 前天和明月说起来胖的问题,我忽然记得小时候姨丈回来跟...
    阿东咚咚咚阅读 810评论 0 1
  • 最近拒了两个约,要是我以前,肯定又要去当个冤大头。 有些女生吧,觉得自己是个女的就怎么样了,有点人追就要把自己当女...
    涤非阅读 282评论 1 0
  • 你为什么要写作?拿这个问题去问孩子。 孩子会说:“我作文写得不好,总是被批评。” “玩得好的过来学了,我跟着来的。...
    魔镜老师阅读 831评论 1 2
  • Linsk先生总是自带吸引猫咪的体质,就像小孩子都喜欢你一样,任何有灵性的小生命都会本能地靠近和欢喜。但你从不会执...
    Liangxy阅读 287评论 0 1
  • Android基础知识 Android 的四大组件是哪些? Activity,Service,Broadcast和...
    沉思的Panda阅读 1,958评论 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