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九观音诞,老妈一早冒雨去泉州大桥下的保海庵观音庙拜拜,替豆芽交了二十元契儿钱,带回一包小零食。回来虽然淋了雨,但心情不错,兴高采烈地说遇到了谁谁的妈妈,谁家里如何如何,去南菜市场买了#*@……
我本来看到她大雨去拜拜觉得没必要,每次逢二月十九九月十九之类的日子都会去,少去一次观音菩萨又不会怪罪。但是听她在说遇到了哪个老友时那种高兴的样子,突然发觉,这种坚持,不仅是信奉,更多的是心理的寄托,和对故居环境的怀念。
泉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庙庵,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就近供奉。城市化改造后,有的就近安置了,原先的庙庵或者祠堂都会尽量保留,方便居民供奉,而有的搬家到这个城市别的地方,也还会保留原来的习惯。
我家原先住在南门兜,老妈在聚宝街的小学任教,附近的居民孩子大都就近入学,对学校的老师也比较尊敬,在南菜市场买菜也有许多熟悉的商户,现在跟着我迁居城市的东边,虽说也就电动车半个小时的距离,和大城市的车程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毕竟不能每天去那买菜,没有在附近出入,原先的街坊们就很少见到了。
每逢祭拜的日子过去,老妈总要到附近的菜场和老房子附近去逛逛,遇到熟人问问孩子们的近况,如果听说了哪个以前教过的孩子结婚生子之类的喜事,回来能高兴好几天;若是听说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也要跟着难过一阵……
随着年岁渐增,以后这样的日子还是尽量陪她去吧,我也多认识一些老阿姨们,多熟悉一下这个城市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