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的第一天,按惯例,我坐下来做复盘。
此刻的图书馆自习室里,人迹寥寥,可能大家在过元旦。不过,这里的空调打得很足,我坐在窗边,新一年的阳光,穿一件金黄色的长裙,娇羞地探进头来,笑眼盈盈,想和我扯几句家常。
这场景,如此温暖。
特别感谢我亲爱的先生,因为他今天带孩子出去了,我才能独自在此,享受宁静。
先生基本上一出差就是半个月不在上海,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连上厕所都要抽只眼睛照看孩子,个中辛楚,经历过的人自然懂得。
所以,他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结束工作就定期回来给我搭把手,我觉得,这就是中年妇女的完美爱情了。
七月底,在工作与生活的“各种不完美”里挣扎拉扯许久之后,我终于决定,给自己做减法。辞去工作,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
一转眼,已经过去五个月,无比感恩这段小时光,因为它真的很神奇,带给我的改变很多很多。
前不久,我问先生:你觉得这五个月,我有什么变化吗?
答曰: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爱生活了。
听他这么说,我脑海里立马浮现一连串的画面,如我在研究排骨要怎么焯水肉质不会变柴,做馒头包子要怎么揉面口感会蓬松暄软,再如各类衬衫怎么搭配西装以适宜场合(我是衬衫控),什么样的消毒纸擦眼镜能防尘防雾等等。
好像确实是比从前注意生活细节多了啊。
从我自己的角度,梳理这段小时光的收获,如下:
1、它重塑了我的生物钟,我在这期间稳定了作息,真的实现了早睡早起。
每天九点睡,四点起,中午打个15分钟的盹儿,这样稳定的作息,让我收获了平静的心态,和对自己热爱领域的持续定点投资。
2、它让我有了带三岁以下孩子的实战经验。
3、我做家务的能力提高了,会烧的菜更多,做出来的味道也比以前更好了,洗衣搞卫生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而且我也不排斥家务了,我觉得定期做做家务,可以使人感觉快乐。
4、我不再事事要求完美,苛求这个世界完全按照我的计划去运转,开始享受“随缘”的快乐。
5、我从“锁欲”中也获得了宁静。删除了不怎么看的公众号和App,每天接受“人民日报”这样的党媒,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洗礼。我丢掉了衣柜里大部分的衣服,也不再七买八买,一个小目标没有达成之前,心思不再如从前那般活络了。
《诗经》有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我以前就是那个不断在开始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现在,我开始克制,哪些要随缘,哪些要刻骨进而坚持,这是成年人必须做的选择题。
6、当自己有坏情绪时,也不再一味责怪自己,而是尝试深呼吸,和他如老友般聊聊天。
7、不再像个小姑娘那样,总是期待先生的赞赏和陪伴,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很多,也独立了很多,在这段婚姻关系里,变得成熟了,变得终于能独当一面了。这主要是因为,我现在能更多地看到我已经拥有了什么,去感恩,而不是盯着欲望,去向外界索取。
8、随着考研复习按部就班地进行,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未来,更加笃定自己未来要走的职业之路,更加明白我们这个小家庭将来的发展走向,以及我能为之贡献什么。
......
一条条变化(收获)的背后,最根本的一点是,我开始感恩“当下的拥有”,并且在学着“随缘锁欲”。
也是经历了一连串绝望的时刻,我才明白“当时只道是寻常”,其实是不懂珍惜。“知足常乐”是句道理,但并非知道了道理,就可以活得好。你得真的要经历一些“痛苦”。
全职前,我总是失眠,一点点事情,就能产生巨大内耗。全职后,我就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农,一整天都在务实地耕耘,到了晚上八九点,把娃弄到床上,给他讲故事陪睡,往往是我比娃还先睡着。
一是心安,二是实在累,我从没有觉得能好好躺着是那么的幸福。
当然,这还得要夜里孩子不闹觉。遇上他着凉鼻塞,你就要一晚上听他的小鼻子在你耳边煮稀饭,如果鼻子堵的厉害他只能用嘴呼吸,那可能还会给你来一段打呼噜。要是再加上肠胃不舒服,少年会从这头翻滚到那头。如此,我就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睡觉机会了。
再比如,我们家住在六楼,没有电梯,我一个人带着他,下楼丢垃圾就是个困难,小区扔垃圾还是限制时段的,过时不候。你想象一下,虽然我也不算弱女子吧,但是左手抱起快三十斤的娃,右手拎着两三袋子垃圾,从六楼下去,得多锻炼人呐,有时候真是崩溃得要哭。从此,我特别珍惜一个人上下楼梯的机会。
还比如,现在孩子大了,总是需要人陪。但是这一天总不能不进厨房给他做饭吧,于是就出现了我在烧菜,他在旁边抱着我的大腿撕心裂肺哭泣,泪眼婆娑地喊“妈妈”这样的场景,你还要深呼吸,不能吼他,还要一边担心不能有油溅到他脸上,嗯,你烧菜的速度还得贼快。从此,我特别珍惜可以哼着歌儿,在厨房慢慢做饭做菜的机会。
带娃时光里,很多个这样的瞬间,它们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甭管以后,你现在拥有的,大概率就是最好的,真正的珍惜和“知道要珍惜”,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此要特别地实名感谢我的前领导Fiona大姐姐,我尚在职时,有段时间她总要求我在每周周报的最后,分析当周我在“换角度看问题”这个方面的收获。
曾经我不懂其中深意,现在才明白,能带着感恩的心态去真的珍惜你当下的拥有,实在是一项比金子还珍贵的软技能。
今天早上我看了罗胖2021年的跨年演讲,其中第23个故事,讲的是安徽何以被称为“伪装成政府的最佳投资机构”,他提出一个观点:一个“链长”该怎么干?核心就是要“有限清单,持续努力”。
当时,我就想到了影响我这五个月成长速度的底层核心:在当下的拥有里,随缘锁欲。
一个人的精力和正能量始终有限,为什么有些很努力的人,一直折腾不出来东西?要么就是他还需要坚持更长时间,要么就是他的目标清单太长了。当我不再这也想要,那也要实现之后,当我放慢脚步,专心想着,怎么样在我儿的人生头几年,给他提供我力所能及的优质陪伴后,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心流,那是专注的能量,是克制欲念带来的红利。
到八月底,也就是我全职一个月之后,我对自己能搞定这个不到两岁的娃稍微有了些信心,那时我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准确来讲,是我的职业规划。你说我不担心自己被35岁嘛,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也认为,不能被“乌合”了,还是要清醒一点看这个问题。
回望自己9年职业之路,虽然我没有跳过槽,表面上看起来对一家公司是很忠诚的,但是忠诚里还有一个词叫“愚忠”呢,我不得不承认,我没有规划过它,更多地是想着有啥干啥,干好了就好,干不好,那总归有办法的吧。是不是有点脚踩西瓜皮?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早一点做规划,兴许我能为公司做更多贡献,也能更好地成就自己。可惜时光它不肯倒流啊。好吧,你不倒流,我能倒着看一看呐,这一看,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回避一些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到底适合干啥?我的优势特质到底在哪里?思虑再三后,我带着一些方案,和先生讨论可行性,之后决定考研。
说实话,从开始全职,到开始备研,我心里对先生都是有感激的。一个很简单粗暴的原因,就是他能扛下家里的经济压力,这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好几年我都没法回归职场。能在此基础上,还另外给我行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已经难能可贵。
不过,32岁考研,已经是大龄,没有压力那是假话。但我从带娃过程中,获得了另一项武功秘籍,就是“随缘”。以前我也老把这个词挂嘴上,但这么多年,没有真的做到过。因为我习惯了“Everything should be under control”,一旦现实情况“作妖”,不如我计划那样,我会很焦虑,换句话讲,我这人还是很强势的。
当强势的新手妈妈,遇到两岁左右的娃,哲思的火花就出现了。
比如上下楼梯,当我溜娃回来,走到家楼下真心累了,只想快点上去休息。然而,儿子开始作妖,他不让我抱,要尝试自己上楼,这就算了吧,他还要“倒车”,倒着上就更慢了。在好几次急得内脏快要出血后,我冷静下来:这就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啊,他现在就是有自己的主意,就想探索啊,我不能无视规律,忽略他的正当需求吧,那就......随缘吧。
于是,此后他每次上楼梯,我就做好心理准备干脆留出10分钟给他折腾,还陪他“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的进行数量结合地点数,附上具体夸张的表扬,还开发了飞机加速式上楼,火箭发射式上楼......
从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到吃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坐上餐椅,玩哪个玩具,看哪本绘本等等,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想法,我一再意识到,我若继续强势苛求,不随缘一点,那会此题无解的。
带着这种心态做考研复习,我感受到了出奇的宁静。由于带孩子,我每天只有早上4点到7点,加上中午孩子午睡的那两个小时,是我自己的,但这些时间,基本都用来复习了,我没有那种刻苦攻读的压迫感,反而觉得特别放松和充实。
新的一年又来了,元旦它又来了,其实没有必要把这个日子神化,因为真正的诗意,不是某一瞬间的豪情万丈,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有限清单去持续努力”。
我知道,这一年,我会继续在当下的拥有里,随缘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