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
附原词:《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作者: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初读纳兰这首词,并不知道这是首悼亡词。后来才知,原来他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梦见亡妻说我愿变成月亮来陪伴你,所以这首词从“天上月”开始写。月亮作为一个常见的意象,古代最不乏的就是咏月诗。但从来没有一个词人像纳兰一样,居然去心疼月亮。我最容易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想到这首词,天上的月亮多么的惹人怜爱啊,一昔如环,为了这一晚的圆满皎洁,心甘情愿的在其他日子都呈现出缺的样子。而这又多么像纳兰他自己的爱情,美丽却短暂,只在一瞬间迸发出光与亮然后又恢复黑暗;多么像昙花一现,虽令人惊艳然总会因短暂而遗憾良久。
爱上纳兰这首词,是因为第二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这句话放到我们现代来看,也是一句十分动人的情话。这句引用一则动人的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纳兰应该是写他的爱情:如果我们的爱情能够像这天上的月亮一样永远皎洁明亮,我情愿放弃自身像冰雪般的清凉为你发热。亡妻的离去,始终是他心里的痛,倘若上穷碧落能够寻到她,纳兰情愿付出一切。作为一个女人,纵使卢氏早逝,但从另一个方面方面来说,她确是幸运的。她不似清照的红泪尽染,倒头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空负了兰舟;也不似小小在生命的尽头依然寻觅“何处结同心”,终被无情弃。她离开后还有纳兰这个深情的男人一直为她守望,即使他以后还会有别的人在身边,终是无法代替她的。然而我更偏爱把这句话来理解为不是写爱情,而是写人。如果我喜欢的人一直都是我心里纯洁美好的样子,我不惜融化自己也要去为他发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思考:如果你感觉喜欢的人变了,你还会不会喜欢他?漫漫人生路,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然后不得不去改变自己。有很多人见到成长后的另一半,发现他再也不是自己心里的样子,可能就会觉得无法接受然后选择分开。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即使因为在职场摸爬滚打懂得了世故,对待你却一直用着真心;即使他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沉默寡言,在和你相处时却经常会流露出孩子气。在我看来,一个人怎么变,内心里的纯真善良都不会变的,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的表达出来。所以不管那个人是不是会像月亮一直皎洁,他都是我的白月光,值得我融化自己去温暖他。
上片说完了景,下片直接说情。在纳兰看来,最无奈的是物是人非,人的尘缘那样容易断绝,燕子却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成对的絮语。这里和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只身一人的自己和成双成对的燕子进行对比,更显凄凉。那低头呢喃的燕子又在说些什么呢?是不是像那时的你和我一样,深情地向对方说着一生一世一双人?而现在的我,只能在秋日里,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愁绪却丝毫没有减少,我还是想你,想念我们一起的日子。再看花丛中的蝴蝶都可以成双成对,我们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我多么想和你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啊。这里分别借用李贺《秋来》中“秋坟鬼唱鲍家”和李商隐《偶题二首》中:“春丛定是双栖夜”的典故,来表达自己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纳兰无疑是个情深之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想要寻到自己的亡妻。然两处茫茫皆不见后,也只能在孤身一身的夜里回忆当年夫妻恩爱的点点滴滴然后问自己一句:“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纳兰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却淡薄名利;虽出身显赫,却广交友且待人真诚。然而他的生命就如同三月的花朵,还未盛放就已经枯萎。好在他永远活在我们这些懂他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