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黄昏,闲来无事从网上搜了一篇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车站离别前夕父亲为他买橘子的场景让我泪眼婆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了母亲为我送别的场景。
我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了离家800多里的湖南上班,因为这边有亲戚在,父母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只是一直在身边的女儿突然走这么远,他们肯定有些许的不适应和想念,就像我初到湖南时的各种不适应和想念一样。
于是电话成了家常便饭,每次回家前都有着急切的期盼,不管是我还是母亲。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收拾好行李动身回家,从上火车开始母亲就不断的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到,下了火车问我几点的大巴车,上了大巴车又问车开到什么地方了,快到时,远远看见母亲站在村子的路口迎着我,满脸抑制不住的欣喜。
母亲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人。在我上学期间,印象中母亲很少让我干活,也从不让我做饭,每次她从地里干活回来,哪怕回来的很晚,也都是自己做。所以,小时候我一直都觉得母亲是一个精力很旺盛的女人,好像从来都不知道累。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不让我做饭,母亲总是随口说一句:你又不会。好吧,这是一个原因,但我却能感受到,母亲其实是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不愿子女吃苦。
休假在家的日子过得稍纵即逝。十几天的光景很快就过完了。离别那天,母亲骑着摩托车送我到村子路口等着进城的大巴,寒冷的冬天将每个人的呼出的气息换做白色的烟雾,立刻就散了。
大巴临开过来几分钟之前我突然想起一件衣服忘带了,跟母亲说起,母亲着急,便不顾我的劝阻急匆匆的回家帮我拿衣服。大巴比母亲先一步到达,我只能先上了车,之后给母亲打电话想让她不要过来了,但是没有人接听。我想着母亲回来后看到没人应该就会回去了。但我不知道的是此时母亲正飞快的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追赶着,她不断的呼喊希望车子能停下来,让她把衣服给我,可是谁也没有听见她的呼喊。
北方的冬天很冷,钻心的冷,零下的温度连大地都承受不住,纷纷打起了霜,结起了冰。可母亲那颗焦急的心却是火热的,只是这片火热终究被我辜负了。
只顾追赶大巴的母亲,一不留神在一个不平整的并且结着冰的地面狠狠的摔倒了,我不知道她当时什么心情,也许还在着急,也许还在自责。她坐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我的车子消失在她的眼前。最后扶起摩托车慢慢的回家了。还好没什么大碍,只是把腿磕破了,有点擦伤,没有伤到骨头。而我当时坐在车上一无所知。
后来等我到了目的地,给母亲报平安时,母亲才将这件事说与我听,当时眼泪就落下来了,母亲轻松描述的语气,让我喉咙开始哽咽,赶忙找个借口挂掉了电话,一个人大哭起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每想到此景便情不能已,心里泛酸,眼泪也会簌簌地落下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会因为即将老去而停滞不前。儿女的渐渐长大,父母的渐渐老去,是最无奈的。所以,在这个有限的生命里,多去陪陪他们,是儿女最大的孝。
自己也有半年之久未曾见到父母,思念之情早已占满心头。随即决定下月回家探望。欣喜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我想他们也跟我一样满怀期待着下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