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过程中,随着高效血液循环系统的逐渐建立,使得原有的经脉组织液开放性循环系统出现逐渐闭合。而这才是千年来经脉难以发现的最根本原因。其次,古人对经脉定性理论的混淆、建立方法和观察方法的偏离,都阻碍了对经脉的进一步认识过程。
人类循环系统进化过程:
整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循环系统的不断完善进程。由最早期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消化循环腔,进一步过渡为软体动物的开管式循环系统,最后为闭管式循环系统,而循环的途径则由单循环向双循环过渡。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而经脉则应为人类或其他高等动物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由封闭式血液循环系统所逐步取代弃用的原始“消化循环腔”或“开放式循环系统”。这些原始循环系统,并未真正彻底消失,而是以闭合的状态存在,通过后天体表有效的疏通刺激,便可重新建立。
定性的混淆:
《黄帝内经》中的经脉是解剖下的血管和体表刺激发现的筋膜循经感传线及气血经脉的统称,而气血经脉则为人类所追求的千古经脉谜团。内经时期,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医理大融合时期,古人亟需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体表气血经络需求解剖循证,从而发现了人体的血管。
古人对经脉定性的混淆,导致当时的经脉体系同时包含解剖血脉,体表气血经脉及筋膜循经感传线三者的特性。
混乱的经脉体系使得后世的经脉研究缺乏明确的方向性,增加了认识的难度。
错误的建立方法:
《黄帝内经》经脉定性理论体系的混淆,同时期论述经脉建立方法的千古医著《黄帝外经》的遗失,使得原有移精变气的高效经脉建立方法成为千古之谜。佛道医三家同根同源,都是建立在经脉循环重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古中医又被尊称为“道医”。《外经》部分内容逐渐遗失,被中医、佛道、密宗、瑜伽等吸收。但诸家的侧重方向不同:古中医重在论述经脉理论与健康疾病的关系;而佛道、密宗、瑜伽则更偏重于生命潜能开发(特异功能、神通)和新的生命境界的研究。
移精变气高效经络建立方法的遗失,导致数千年来真正建立经脉周天循环体系者,寥寥无几。移精变气高效经脉建立方法的遗失,使经脉的发现研究成为奢望。
错误的监测方法:
经脉的先天闭合性,注定了普通民众经脉监测实验的失败。而传统针灸和按摩均以筋膜循经感传为主,无法有效的实现组织液经脉的长效循环。因此,针对传统针灸和按摩下的经脉监测,无论应用多么高端的科学仪器设备,其更多的发现结果只能是体表循经感传的筋膜线,是无法真正成功地诱导并监测出古人经脉中流动的“气血”物质的。
最早的经脉著作《足臂十一灸经》和《阴阳十一灸经》中指出人体十一条经脉多是由四肢向心性流动的。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人体经脉出现流动时,在胸腹部会有明显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感和非常清晰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摩擦音。古人据此发现了经脉流动的向心性特征,从而有了“阴脉之海”的任脉,“五脏六腑之海”的冲脉,“阳脉之海”的督脉和密宗的“中脉”等。
而四肢末端结缔组织致密,组织细胞间隙狭窄,使得气血(组织液或代谢废气)的流动感或流动音非常弱。此时,单纯通过自身感受和肉耳听觉是很难发现的。
当代经脉实验监测,缺乏有效的经脉刺激手段,监测重点多为人体四肢末端,无形中增加了经脉发现的难度。
由此可知,经脉并非先天具有,需要后天移精变气重新建立。有效的经脉建立方法和科学针对性的监测手段是经脉研究工作必不可缺的两大法宝。
作者:刘丰润,“移精变气”传承人,中医世家,代表著作《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班毕业,香港理工大学物理治疗学硕士,,师承赵天福老先生;曾多年任职于部委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讲学、会诊。长年致力于古中医移精变气的手法实践,探索人体生命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