愫愫的理财日记|容言,容事,容人

偶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这世上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吗?”


有人回答道: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同身受更像是摸不着也猜不透的感觉,唯有彼此之间多一分包容,才能体会到人情的温暖。”



深以为然。


没有人知道我们哭泣的原因,和身后的委屈,但如果能够切身实地的去包容我们的委屈与难过,再大的悲伤都能够被治愈。


毕竟,比起被理解来说,能够被包容,才更能体会到生活还是有诸多体贴与温柔的。




-01-

容言


有时候没睡好出门碰见熟人,结果听到对方说,乍一看你好像老了好几岁,别人只是顺口的一句玩笑,你就牢牢记在心里,不断想着:哎呀,我是不是真的老了很多?


但有些人就能够哈哈一笑,说道:“昨天没睡好,今天睡好了明天再看到我,保证是神清气爽!”

很多时候言语确实伤人,但能够不在意,不介怀,心情就不会受到破坏。

不在意的背后不是隐忍,不是懦弱,而是有一颗能够容言的心。

李叔同曾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的确如此,与对方在言语上争个高低,实在是让人难堪,争赢了会说我们没气度,争输了自己更加过不去这个坎,又是何必呢?


大学士苏轼嘲笑佛印打坐像一摊牛粪时,佛印诚恳的回答道:“我觉得你很像一尊佛。”


被羞辱反而能够真诚的夸赞别人,说明心里毫不在意。


容忍对方的言语,不和对方纠缠,并不会输了气势。


因为容忍言语的同时,会让周围人对你投去深感佩服的目光,无形中就增加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收获了内心的坦荡。




-02-

容事


一位丈夫因为第二天需要出席公司的聚会,早早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到沙发上,妻子看到以为是脏衣服就顺手拿去洗了。


丈夫第二天起来找不到衣服就问妻子,妻子说:“你丢到沙发上,我拿去洗了啊。”


听到这话,丈夫瞬间恼火,和妻子一直在争执为什么要洗衣服,却没想到赶紧去换一件适合的衣服出发就好了。


结果聚会没赶到,还被上司误会自己不近人情。


仅仅是一件衣服,就引发了争执,于事无补,于己不利。


不难想到,无数件不可挽回的事情背后,都是极小的事情成为了导火索。


如果当下,能够有容事的气量,完全可以轻易解决当下的不快与难题。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中写道: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生活难免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事事计较,便失去了自我的快乐;如果事事包容,自然驱散了生活的烦恼。




容事就好像是对那些烂人烂事不再耿耿于怀了,想清楚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




一个能够容事的人,必定在经历世间风雨后,依旧懂得:一颗平和的心才是处理事情的获胜法宝。




别人过不去的坎,你轻快走过不带包袱;别人放不下的事,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焦虑。





-03-

容人


能够容人必定抚得平喜怒哀乐,深邃而内敛,却又热情而张扬。


面对纠缠,依旧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情,豪放的胸怀;


面对为难,也不会改变内心深处包容人的良好修养。


容人,并不是一味的让对方可劲踩踏自己的底线,而是能够用真诚的心去体贴照顾别人。


懂得包容他人的人,一定会被他人包容,包容是修养的体现。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何时散发出去的关怀,会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点收到相应的温暖。


我们只知道,我赠予你满目星光,你会回赠我耀眼星辰。







看过这样一句话:


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与其成为一个事事在意的自己,不如发自内心的去容人容事。


只要我们肯设身处地的包容别人,一定会收获灿烂星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