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草木鸟兽虫鱼(三)

14.《匏有苦叶》“匏有苦叶”

《传》: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也。

《陆疏》:匏叶少时可为羮,又可淹煮,极美。扬州人食。至八月叶即苦,故曰苦叶。

《集传》:匏之苦者,不可食,特可佩以渡水而已。

《埤雅》:长而瘦小曰瓠,短颈大腹曰匏。

(也有种说法是匏苦瓠甘,这里假定匏就是瓠,分苦瓠和甘瓠。)

如图:

15.《谷风》“采葑采菲”

《传》:葑,须也。菲,芴也。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

《陆疏》:葑,蔓菁,幽州人或谓之芥。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为茹,甘美可作羮。幽州人谓之芴。《尔雅》又谓之蒠菜,今河内人谓之宿菜。

葑今用名蔓菁、芜菁,俗名大头菜。

如图:



菲,图物不详,有说是土瓜,但与注解的描述不符,暂且不表。。


16.“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传》:荼,苦菜也。

《陆疏》:荼,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所谓堇荼如饴。内则云濡豚包苦,用苦菜是也。

《集传》:荠,甘菜也。

荼常用名为苦菜,又称苦苣。如图:



荠菜,如图:



以上《邶风》。


17.《墙有茨》“墙有茨”

《传》:茨,蒺藜也。

《集传》: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

茨今常用名蒺藜。

如图:



18.《桑中》“爰采唐矣”

《传》:唐蒙,菜名。

《集传》:唐蒙,菜也。一名菟丝。

如图:



菟丝是一年生的寄生草本,无叶而纤细,直径在1毫米左右,有子,故又称菟丝子。


19.《载驰》“言采其蝱”

《传》:虻,贝母也。(蝱,同“虻”)

《陆疏》:蝱,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

《集传》:主疗郁结之疾。贝母今多有之,名捌紫由栗,茎叶俱如百合,花类钢铃兰心,根聚贝子。

蝱今常用名贝母。

如图:



以上《鄘风》。

这期讲到这里,可以看到,许多诗经里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十五国风才讲完四个已经足够缭乱。下期会接着讲草部。

敬请期待下期,欢迎提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644评论 0 18
  • 【卷一】古籍《诗经》原译文「鹊巢」描写女子出嫁时的盛况! 《诗经》 春秋·孔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
    汉唐雄风阅读 1,355评论 0 2
  • 诗经(全集)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1,864评论 2 8
  • 26.国风 · 邶风 · 柏舟 汎(fan漂流)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一作炯炯)不寐,如有隐忧。微(非)我无酒,...
    芳草兮阅读 2,003评论 1 4
  • 国风·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George_ma阅读 6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