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一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二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提倡仁义。

智谋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狡诈虚伪。

六亲不和了,才提倡孝慈。

国家动荡不安了,才出现忠臣。

三 领悟体会

事物的产生总有其原因,仁爱与正义的产生,是因为大道被废除,提倡孝慈,是因六亲不和;提倡忠君,是因国家混乱;这章老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平衡和对立的关系,智慧与虚伪、慈孝与矛盾,国家混乱与忠臣等,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同样,有人做的好了,才能彰显出别人的不好。“美丑相依,善恶相存”,通过这样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进而分析了事物的对立统一重要性

任何事物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要知变善变应变适变

四古为今用

这一章关于“大道废 ”借阅一位老师的注释,“道”之所以被废弃,是因为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作为万物的唯yi标准

“有仁义”这里所说的仁义,和我之前理解的仁义不同,文中所提倡的仁义、孝亲、忠君、圆融等,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很多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导向,有违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