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50集中包含1-49集的传送门):
即兴伴奏教学系列55——对挂留音和“假II”的进一步说明(复习和弦进行)
上节课学习了前奏,这节课来学习一种新的终止式——变格终止,所谓有“始”有“终”嘛。
变格终止,是以下属和弦接主和弦(IV — I)的终止式。
我们之前学过的终止式(即完全终止式),是属(属7)和弦接8度位置的主和弦,用于乐段或乐句的结尾。
变格终止是用下属和弦取代属(属7)和弦,接主和弦,也用在乐段、乐曲的结尾。
比如名曲《茉莉花》的结尾:
下属和弦(IV)接主和弦(I),是变格终止。
它的旋律就显示出是由下属和弦取代属(属7)和弦的地位,而成为变格终止。
再比如下面这段旋律:
从最后的两小节看,即知是IV(C)接I(G),是下属接主的变格终止。至于Am7/C和弦,可以解释成是下属(IV)的一部分,在讲代用和弦时,就解释过,
都是属于下属和弦的同一系统。
用下属和弦接主和弦的这种终止与V(V7)接主的“正格完全终止“相对,称为变格终止。
下方的几段旋律,结尾都是变格终止。请标出和弦,并弹奏:
旋律一:
旋律二:
旋律三:
旋律四:
参考:
旋律一:最后两小节是 | C F || ,F(IV)— C(I)是变格终止,其中的D音是II,是属于IV(下属)的系统。
旋律二:最后两小节是 | bB | F |, 后两拍的G音是II,当作IV(下属)解释。
旋律三:最后两小节是 | bA | bE | ,把II当作IV解释。
旋律四:最后两小节是 | F | C | , 看起来是II(Dm),实际解释为IV(F)。
再举一例:
Em — B7在G大调中进入关系小调,此处是乐曲的结束,必须要有终止式,那要怎么处理呢?
当然可以用完全终止,使最后的两小节成为D7 — G(V7 — I),但这里使用了Am / C,是II6,这个II6在终止式是属于IV的系统,这么一来就是变格终止了!
然而,第三拍又加了个D7(V7),可以看作是IV(II6)— V7 — I,是不完全复合终止式。其实仔细分析它的音响,这个D7(V7)在弱拍,又短又弱,因此主要的音响还是IV(II6)接I,音响偏向变格终止。
若将第三拍的低音改一改,它的音响就更偏向于变格终止了:
直接使用变格终止,也是可以的:
有的乐曲旋律中显示可以选择完全终止,也可以用变格终止,此时该如何决定呢?
比如:
用变格终止:
用变格终止:
用完全终止:
用完全终止:
请比较它们的音响,会发现完全终止丰富圆满,特别是属和弦改用属7,更流畅,充满动感。
而变格终止的音响比较薄弱,虽有其特质,但不如完全终止“对味“。
因此,一般我们还是用完全终止为主,哪怕是用V9:
将下中音(la)包含在属和弦中也无妨(下中音la在使用时,要与低音的属音在音程上用超过8度的复音程,最好与7度音(fa)同用)。
这个IV — I的变格终止又称教堂终止,这是由于在圣诗中,乐曲的结尾常常是“阿门”,用IV — I的“阿们“,是圣乐中的特色。(参考公众号赞美诗系列)
如:
小调乐曲的教堂终止也是IV — I,将主音la保持在主旋律上:
若乐曲的结尾不用完全终止,而是不完全终止(乐曲结束在3音或5音时,阿们当然也随之改变,小调用3音re,大调则用5音fa。
再看几个例子:
下面是几个小调的例子:
小调的变格终止,其后方的主和弦有时升高和弦的3音,使其成为大三和弦的音响,这是大师巴赫的创造,比如:
将主和弦的3音升高,使幽暗的小三和弦——主和弦,成为明亮的音响,是我们可模仿使用的。
教堂终止前方的下属和弦(IV),常用原位(根音在低音),但也可以以第二转位呈现,使其低音与前后方的主和弦同音:
将教堂终止前方的下属和弦,与主和弦中间加上一个降低的3音,使其成为la — bla — sol(6 — b6 — 5)可获得极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