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最近不够静心,去书店买书时,无意识挑了好几本关于“人生”的书,有季羡林先生的、有冯友兰先生的、有老舍先生的...整理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点潜意识。
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大师用几十篇散文、随笔、杂文,从各种角度来阐述自己九十多年生命历程中对于“人生”的体悟。语言朴实无华,文字通俗易懂,却处处充满哲思,让人对大师的谦逊、勤勉、真诚印象深刻。高山景行,以文记之。
一谈人生(人生的意义):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
再谈人生(人的本性):相信冥冥中有一种力量,不让动植物的本性光合得逞。
三论人生(谈道德):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他人想得越多,道德水平越高。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对于世态炎凉: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运气:福祸相依。
对于缘分与命运:先尽人事,后听天命。
做人与处世: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对一切善良之人,予以真、忍。对坏人,相互容忍);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消灭私心杂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处世态度:“适应”,但不“牵就”。
谦虚与虚伪的界线:真诚。
成功: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天资、机遇不由人主导,唯有勤奋一项完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知足知不足: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时,要知足:2、对可改变的生活境况,不能知足,要奋斗;3、对做学问的追求,要永不知足。
有为有不为:分清是非善恶,是“为与不为”的基础。
坏人:干损己利人的事是坏人,而干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则是坏人之尤者。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论朋友:引用蒙田的句子“自古就有四种友谊:血缘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爱的。”东西方对友谊的理解不同,又引用蒙田对爱情的几句话:“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落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相反,友谊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谊只在获得以后才会升华、增长和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会随之净化”。--季先生说,这段话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品味。
三思而行: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
谈老年:1、用接力赛比喻代代相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2、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3、对老年的态度:不惧怕死亡,并,不为了活着而活着;4、老年十忌;5、不迷信“老马识途”,不以“老马”自居,要向小马学习。
谈惜时:一寸光阴不可轻
看问题的方式:今天的所思、所感、所做、所为应该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关于哲学思辨: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作诗。做不做由他们,信不信由自己。
关于天才:天才即偏才。爱自己是本能,但自命不凡不可取。
论家庭:温馨的气氛不可缺,培养之道:一真一忍。
谈修养:修养要实践,也就是行动。最好有一个信仰,虔诚、真挚。
求学经历总结:1、要从事科学研究,四个方面要下功夫:理论、知识面、外语、汉文。2、科学研究指导方针:一要假设,二要大胆,缺一不可;一要求证,二要小心,缺一不可。
书的前大半谈人生,主要从做人、处事、做学问等方面立题阐述,娓娓道来,仿佛是家里的爷爷对孙辈后代的淳淳教导,亲切、朴实、真诚。
书的后半部分则是忆师友,着重回忆及缅怀自己的师长,既谦卑又诚挚,让我们再次看到大师的谦逊低调。季先生追思悼念的师友们,全是一代大师,如朱光潜、曹禺、老舍、梁实秋、沈从文、冯友兰、陈寅恪、胡适等,感叹季先生的师友朋友圈,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大师的谦逊,大师的勤奋,大师的严谨,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