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者:王小龙
时 间:2023012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问题:
1. 知止之“止”是指止于至善么?
2. 止--定--静--安--虑--得,各为何义?何以可“能”?
3. “知所先后”与“道”的关系?
知止而后有定
因为“止于至善”,所以,知止就是知道了“至善”,知道了何为最高理想。
亦有另解。知止,即知进退、利害,知所当止而有所行,知道有所不能而有所能,知道有所不为而有所为。
综合以上,知止就是知道了目标之所在,知道了自己所能作为的边界之所在。有目标,有边界,就不会妄做乱为,狂奔猛突,意志、心向就会明确下来,不再摇摆。
这句话用的是“有”,表示自然发生,知止就自然“定”,否则就对于“止”就仍是未明。
之后用的是“能”,便是有此番可能,但需要修炼方可抵达。
定而后能静
定是内在心体,静是外在显现。当目标坚定后,心也不会再受外面的纷扰惑乱,能够平静下来。 常人而言,内心的杂念太多,一念起向东,一念起向西,原因就是心体不定,显得极其浮躁。
心体不定,做事就会不顾及条件、规律、形势,结果也只能是失败。心体既定,便不再追鹰赶兔,猿攀马奔,能够平静对待身边的事物,不冲动, 不急躁。
静而后能安
当心情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时,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安静下来。心不妄动,在环境中就能保持一种安适的状态,与环境和谐相处。这不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顺应环境,这里的“安”是因为追求目标而主动地保持平静、心安的状态,不跑偏,不冒进,保持朝向终极目标。
安而后能虑
虑,不是妄想,不是忧虑,而是在环境中心境安然之后的思虑。所谓“静能生慧”,当在环境中处于安适状态时,就会内生出灵感和创造力。这里强调心安之境下的虑,非同平常。如果未明至善,未得安静,千思万虑,也没有用,一事解决又生一事,越解越紧,无法脱开。若能悟明,心安自在,再去思虑,便得光明照耀。
从认知科学来看,定、静、安、虑,就是古版的专念与心流。
虑而后能得
得,不是得失之得,而是心得之得。从知出发,以得而终,都是从“心”上说,不是得到了什么外在的收获,而是内在对于“至善”有了更新、更深的领悟。有了这番心得之后,就会自发去做该做的事,不受外在的指使、强迫、诱惑,勉强为之,进入自强不息之路。
综述:
“大学”希望涤尽杂念,贞定志向,彰明本心,然后周详思虑,最后达到完善境界。这是止于至善的过程,是为了安顿天下每一个人,知道以“善”为终极目标后,就能够“定”,进而达到“静、安、虑、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
儒家谈“物”,不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不是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物,而要从与我的关系上来讲。
就人而言,有自我,有他者。
他者既与我有关。若与我无关,我从何知之?为何知之?
他者又与我相对。比如,我看到万物,而之所以能辨别它是“物”,就是因为它是与我相对的,我之外都是物,称为外物。比如,我和别人相处,我之外就是别人,还有发生的事情,“人和事”也是一个“物”。所以,“物”就是前文所说的他者。
本与末,追溯其字源,均与“木”有关。
木字为象形,如图。
本字写作:
关联来看,本与木的差别在于中间一竖下半部分多了一个点或短横。在甲骨文中,这多出来的一点或一横通常承载该字所表达的意义,即为指事。
这一短横在“木”的下方,即指木的根部,因此,本指树的根部,所谓根本。
末字写作:
同样用一短横指事,在“木”的上方,那么“末”就指树的梢部。
物有本末,就是指物的存在有根本部分,有末节部分,有重要部分,有不重要部分。对此,我们要能分清楚。
事有终始
事是事件。事首先与人相关。 宇宙间每天会发生许多的“事”,但只有与人相关的才是这里要讨论的“事”。事因人而起,有人才有事。如果没有人的参与,万物只是依着自然规律,处在流转生灭的过程,无所谓好坏,也谈不上“意义”。人类出现后,因人有理性,就会思考发生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所以人类才会有“意义”的问题。事,便是对人有意义的。
事其次与时间有关。 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里发生和结束的。做事要先讲“终”,终代表结果,也是目的。做事情需要先确定目的,目的确定之后才知道如何开始,否则没有目的,不知从何下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谈外物,是谈存在,先讲“本”再讲“末”。
谈事情,是谈时间,先讲“终”再讲“始”。
知所先后,知道这一切的先后次序。不要以为先后很容易,我们许多事情就是无法知道先后,比如那著名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知道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知道何为根本,何为末节,就接近大学的“道”了。
综述:
知道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知道何为根本,何为末节,就接近大学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