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作业+理论结合实践=高分秘籍
课程核心:
通过“文化内省→跨文化互动→设计培训”三步走,培养深度文化敏感性和沟通能力。理论需贯穿所有作业!
作业1:文化反思论文(20%)
核心任务:以“文化局内人”身份分析自己的文化如何塑造你的身份、行为和价值观。
高分要点:
文化定位:明确你的文化群体(如“中国00后”“佛教家庭”),避免泛泛而谈“中国文化”。
理论绑定:必选1个课程理论(推荐“文化冰山理论”分析隐性价值观)。
深度案例:举例春节红包≠只说习俗,要解析其背后的“集体主义”和家族认同。
结构模板:
标题(直击主题,如《从“筷子礼仪”看我的儒家身份认同》)
文化描述→理论应用→反思影响(态度/行为/身份三层次)→参考文献
避坑:避免纯描述文化现象,不链接理论=扣分!
作业2:跨文化体验报告(40%)
核心任务:采访3位其他文化成员,分析潜在沟通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分要点:
1.文化选择:选差异明显的文化(如澳洲土著vs.你的文化),方便对比分析。
2.采访设计:
问题范例:“在您文化中,直视对方眼睛代表尊重还是冒犯?”
匿名处理,标注受访者背景(如“留学生,25岁”)。
3.问题分析:用理论(如“高-低语境文化”)解释冲突,方案要具体(如“双方先协商时间观念”)。
加分项:对比采访结果与文献差异,体现批判性思维!
作业3:跨文化培训方案(40%)
核心任务:设计5天培训计划,解决特定群体的跨文化沟通问题。
核心结构
1.标题:取名要吸睛(如“跨文化沟通力UP训练营”)
2.目标学员:明确人群+需求(如“20名外企经理,需提升亚洲市场沟通技巧”)
3.每日内容:理论(如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活动(情景模拟/案例研讨)
4. 方法选择:根据人数选形式(小班用角色扮演,大班用讲座+分组任务)
5.伦理细节:避免文化偏见!案例需匿名化处理
6.效果评估:问卷+实操测试双验证
高分关键
引用最新文献
逻辑清晰:从“文化认知”到“冲突解决”递进
加入科技元素(如虚拟跨文化会议工具)
避雷提醒
❌ 不要堆砌理论!强调实操性
❌ 忽略伦理条款(小心扣分!)
学习建议:
理论先行:提前整理课程理论表,作业直接匹配。
案例积累:小红书/抖音搜“文化差异”话题,收集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