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回家,手里拎着一大包的蔬菜水果,进门就喊女儿快来帮忙。喊了好几声,女儿坐在沙发上没有动弹,以前她总是开心的赶紧跑过来,今天这是咋了。过了好几分钟,女儿慢吞吞的走近厨房,和我说,“老妈,我今天不开心。很不开心。”女儿说你們做家长的,是不是随时都有发泄情绪的权力?期间义愤填膺的,我赶紧问她遇到了什么事。原来是她的闺蜜佳佳,这两天陪着她妈妈回青岛姥姥家,佳佳大学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一直在网上做着家教,回到姥姥家后,仍然没有中断家教的工作,昨天正在房间里视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佳佳妈突然冲进门,对佳佳说,谁让你关着门,咱们家不允许关门,又是谁允许你在床上上课?没有教养,说着竟扇了女儿一巴掌,当时的视频直播还在进行,很多学生看见了佳佳被妈妈打,佳佳一气之下,买了飞机票当晚离家出走去了同学家。
“妈妈,你知道吗,这个样子特别像以前的你。”说着女儿竟然眼圈红了,饭是不能做了,我赶紧和女儿坐到沙发上,“我以前也是这样?也这样伤害过你吗?”“是的,你那时候情绪讲真也没谁了,想发火就发火,也说过一样的话,有次我关着门在屋里做作业,你对我说,咱家不允许关门,你想对我嚷嚷就对我嚷嚷,不管有没有理都是你的理。”“我这么差劲啊!”“可不是么,你以为呢。还有我每次看《小欢喜》陶虹演的英子的妈妈,简直和你一模一样,那个强势的样子,哎,还竟然把墙上打个洞,安上玻璃就是为了每天看英子是怎么学习的,这种监视简直让人窒息。”“还有,我姥姥也说最爱我,可是每次当你那么对我的时候,姥姥都没有去抱抱我,佳佳的姥姥也是一样,说是最疼她了,可昨天她妈妈打她的时候,她姥姥啥话都没说,我就想你們大人成天说爱,说为了我们好,可关键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些去哪儿了。还有......”女儿在回忆,还是些痛苦的回忆,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插在我胸上,无知的我都做了些什么,给女儿留下那么多的创伤,我静静的听着女儿说完,把内心的情绪完完全全表达出来,“孩子,妈妈以前给你那么大的伤害,妈妈很难过,妈妈以前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是一个好妈妈,妈妈永远要去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至少是你信任的妈妈,好吗?让妈妈欣慰的是你成长的越来越优秀了。”说着我搂住了女儿。女儿撒娇的说了声“哼!”自责的背后也有欣喜,至少,今天的女儿在健康的成长,而且今天她能平静的和我表达她的情绪,也说明了她是个心理越来越健康的孩子。
今天女儿的情绪为何会如此激动?佳佳和她妈妈的事为什么引起了女儿如此大的反应和共鸣,这都是记忆,是记忆惹的祸,记忆不是真实的客观事实,它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过去的经验,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所描述的都是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而并不是客观事实。
记忆也是基于当下的构建而非真实的东西,也就说记忆是不真实的,只有情感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更多的时候是“我感觉发生了什么事”,过去的事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儿的情绪情感感受到了伤害和痛苦。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过去那件“事”,而是事情带来的情绪情感,将情绪情感与事件分离后,去处理这个情绪的问题,对她的心理和认知就是重构的过程。
一切故事都源于记忆,其本质是“故”而基本无关乎“事”,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要关注当事人讲了什么故事而是思考求助者是如何讲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为了什么。
感恩女儿对我的信任,虽然这次情绪的爆发多半是记忆惹的祸,但我感恩这些记忆,正因为这些才让我和女儿成长,突然想起那句话“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愿我们都能带着记忆去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