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的时候,总会有人问,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那时的自己总会坚定地说,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感觉每个小朋友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就像是电视剧里的主角一样,肯定会有些不一样的际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故事总归只是故事,自已似乎并没有被上天眷顾,日子总是一天天平平淡淡的就过去了。
前进的路上,总会冒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自己的目标也不断在改变,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未曾料到,高考后的志愿,就这样将自己与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联系了起来。
记得高考成绩出来后,特别的开心,因为自己竟然过了一本的分数线,可以选个还不错的学校去上了。当时是2011年,正是食品安全问题大热的年份,于是很随性的的选了一个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感觉衣食住行总是离不开食的,发展前景应该会不错吧。要知道当时我的理想专业是园艺,可是耳根子比较软,叔叔阿姨随便建议了一下,自己就随意的放弃了最初的坚持,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的是傻的可爱了。
选了食品这个专业后,发现在老一辈人眼里,食品=厨师,所以总会被叔叔阿姨问起,你怎么跑去学厨师了,现在做菜是不是很好吃啊。其实,当我在绞尽脑汁的背诵着生物化学课本里的物质代谢途径时,当我在计算化工原理中热能转化能量变化时,当我在仔细辨别不同微生物形态差异时,我也很费解,我学的不是食品吗,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就这样懵懵懂懂混过了大学四年,突然发现自己就要毕业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还好本科四年也没有完全颓废,成绩还算过得去拿到了保研的名额,那当然毫无疑问的抓住它了,于是就开始了我的科研之路。
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工科类的,我所在的学校的食品专业主要分为畜产品,农产品和微生物三大部分,当然也会有一些交叉,不过主要都以基础研究为主,不要以为食品的研究生会和吃的比较相关,其实和日常的食物离得更远了。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养养微生物,做做生化实验就是日常生活的主旋律,而不做实验的时候呢,一般就是查文献,通俗的说就是借鉴参考下别人在如何做实验...
不过读研还是有些收获的,毕竟研究生阶段是迈入科研领域的初始阶段,不同于大学仍保持着的大班教学,基础为主的教育模式。读研后,本是被动的学习,更多的需要主动出击。
感觉读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其实研究生就如同导师的小喽啰,你不仅要完成导师布置给你的各种琐碎杂事,还要构思自己的研究课题,从方案设计到实验方法的确定及实验内容的实施等一整个完整的项目。导师布置的任务做不好,会被骂,自己的课题没进展还是会被骂。不学会主动去找老师讨论,那工作进度肯定就快不起来,通过与老师的不断交流,掌握了要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工作后,我发现沟通的重要性,依旧无法被取代,这也算是读研生涯中的小小收获吧。
不过,读研的时候也有一些幸运儿,选择的导师手里有大把的项目,整个课题组一脉相传,读研过程就是跟着博士师兄师姐们打打下手,做做实验就能发个文章毕个业,轻轻松松读个研的。想要这样的研究生生活,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有目标的去选择自己的导师。
读研期间,占据这三年很大比例的一件事就是做实验了。感觉对于实验真是爱恨交加,没有它你得不到数据,发不出文章,但是实验结果又总爱和你开玩笑。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收获也是很多的,当不断努力后得到了理想的实验数据,那种喜悦的心情是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发表自己的科研论文时,看见自己辛苦努力修改多次的文章能从网络上搜出,被大家阅读时,那种感觉真好。
研究生的生活回想起来也算是很充实的一段时光,然而当面临毕业,我又一次陷入了恐慌。继续深造读个博士?想到实验室里那些读了四五年都还没有毕业,压力大到脱发的师兄师姐,我退却了,毕竟本来头发都不算多,万一读个博成了谢顶女青年,这画面想想都恐怖。不读博怎么办,那就只能找工作了啊……
作为一个恋家的独生子女,已经在外漂泊了七年,想要回家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在外上学的很大一点不方便,就是找工作时,学校里的所有宣讲会90%以上都是江浙沪的,虽然在这边淘宝能包邮是件很开心的事可是,为嘛我大河南的公司就不能考虑考虑我们这些流落在外的乡亲们呢。
不,也不能怨公司,其实找工作阶段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明明很有兴致的搜集了一大堆的招聘信息,可临到参加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从而错失了很多良机。
我发现长久的处于一个安逸的环境,会渐渐的将人同化,工作后的我再次面临了这样的问题,临毕业前,找到了家里这边的一个科研单位,应聘来这里做科研助理,其实就是科研单位的临时工,拿着比最低生活保障高不了多少的工资,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着一些实验,整理数据。来之前信誓旦旦的想着,这里只是一个临时的落脚之地,回到河南找这边的工作机会就多了,要关注招聘信息,努力找到新工作,然而到这已经近一年了,我还在这…
仔细想想,安逸的生活的确很能消耗人的意志,每天上班下班,回到住处总会有一种疲惫的感觉,总是习惯性的想要放松,却总是意识不到还有很多事在等待自己去完成。可以说是典型的思想上的高个,行动上的小矮子。
想想身边的那些优秀的人,会发现他们自身都有着一股拼劲,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总是十分的宝贵,无论学习也好工作也罢,就连玩也要充分的把时间利用起来。读书的时候,课题组新来了一个年轻的老师,白天总有各种杂事,将时间分散成一块一块的,他便利用晚上吃完饭之后的时间回到办公室写文章看文献,这种习惯就连他宝宝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都没有停下,只是晚上回家的时间会比往常早一些,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工作,他说回家容易分心。相比之下只觉得自己意志甚是薄弱。
坚持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事情,从坚持变成习惯很难,可要是破坏一个习惯却特别的简单。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远大的理想,但是为之付出的却总是太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的现状都是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勇气和坚持是想要达成目标的重要要素,激情则是维持目标的前进的动力,做到的人大多都成功了,然而更多的人则始终在原地踏步。
今天的我依然在原地踏步,希望明天的我能有勇气迈出前进的那一步吧。
春光明媚,春心荡漾,啥时候能说走就走去旅行,想辞就辞不工作呢^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