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成长,始终不是回忆

       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越来越机械化,搜索原始的数据,便可以在时间规律中回放似曾相识的立体影像。

       有人说,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它的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它的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它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一个个的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右脑不追求记忆和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的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

       在我的大脑里,如果把所有的数据分类进行整理,按感性范畴划分为快乐型、悲伤型、平常型三大区块,纵观我活的二十八个年头里,儿时七岁之前的记忆已经遗失,很难判定感性范畴中各大区块的百分比率。七岁之后的酸甜苦辣成分均匀,但越长大越孤单,时不时心里两个小人也会折腾自己的心境。

       想像自己大脑真的像电脑一样,可以把数据永久删除或者暂时存放在回收站待需要的时候再进行还原。可惜,人脑的控制并非一言两语能够解释,即便大脑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却能脱离人的掌控。究竟是人脑控制人还是人控制人脑,就不言而谕了。有些事情可能转眼即忘,有些事情却能终身铭记。明明是不想忘记的事情,却还是随着时间淡忘。明明是竭力忘记的事情,却还是历历在目。

        佛说,手疼了自然放下!我却质疑自己是不是从未放下,才会无法忘记,才会时常记起呢?

      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想看两不厌。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或许无法抛掉那些悲伤的记忆,只是成长中的点缀,把它当成一次次的经历,而不是一次彻底的遗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