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君与嫦娥——无法独立的女性人物
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处于男性附庸地位,是封建社会制度的牺牲品,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中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正如《伤逝》 中子君虽是进步青年,但深受封建旧思想的束缚, 她既渴望独立又依赖于男性。《奔月》中嫦娥则是完全不独立,彻底依赖男性才能生活。 她们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子君在无法依赖涓生时选择死亡,嫦娥在无法依赖后羿时选择飞仙。
子君的勇敢行动更多是出于对涓生的爱与信任,所以这种行动是热烈的、冲动的、盲目的、暂时的。在五四新文化广 泛传播的时代,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女性独立意识逐渐兴起, 子君的独立意识在爱的催化下变得越发强烈,敢于突破封建家长专制的束缚,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决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尽管子君拥有了突破封建家长制的勇气,她毕竟是旧时代的女性,深受旧思想的束缚,她的勇敢建立在爱情与涓生的支持上。在琐碎的生活面前,她“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她的觉醒的精神无法解决温饱问题,虽然摆脱了封建束缚,却又不得不在新生活里充当“管家婆的角色”。
嫦娥的行动出于后羿达不到其标准后的重新追求,她与后羿及周围人群并无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她的行动是纯个人的、自我的、无留恋的。 自始至终嫦娥都在对后羿表示不满和发火, 后羿为家庭唯唯诺诺底 声下气。这种以嫦娥为中心的家庭生活,与传统男子中心主义思想不同,颠覆了女子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也从新的角度重新塑造了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
那么这两位位女性们没有获得真正独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上, 涓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涓生认为:“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逐渐走向独立的子君也意识到了经济独立, 她卖去唯一的金戒指和金耳环投入家具的置购,不但是为了减轻涓生的负担,更是为了获得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但是子君没有真正的收入来源,她需要依赖男性才能生活,所以她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在经济上,嫦娥完全依赖男性,对男性提出高要求的同时自己不并不作为。在家庭生活中,完全由侍女进行劳务分担。 嫦娥完全没有生活能力,也没有独立意识。她追求的是由他人付出努力后为她提供的生活上的满足,自己并没有追求新生活的能力。子君和嫦娥都无法独立,因为她们在经济上都只能依赖丈夫生活。正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说“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所以子君和嫦娥都想要真正做到人格独立,与男性拥有平等地位,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一方面是要用经济独立作为支撑,另一方面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现在分手似乎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在那个女性权利并不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涓生的一句“我不爱你了”就等于宣告被抛弃的子君失去了重新好好活下去的资格。当时的社会对女性有着比对男性更多的恶意和苛责。从这几篇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局限也让支持男女平等的鲁迅先生感到迷茫。《娜拉走后怎样》中的娜拉该何去何从,没有最后的解答,子君以死亡将故事收场,嫦娥以飞仙离别,嫦娥走后怎样? 没有解答。虽然现代的娜拉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们能找到真正独立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