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春,日丽风不和,特别是日落时分的风在提醒大家冬天还未远去。
今天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人传统的“小年”。天气预报说,今天的北京风和日丽,最高气温将接近摄氏10度,真有点春的气息。
按北京民谣里唱的:“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从腊八到今天正好是半个月,大家感受到年味了吗?反正我是没什么感觉。这可能与现在生活好了有很大关系,但更多的可能是生活方式变了。民谣产生的那个年代,人们冬天大多都猫着,进了腊月就盼过年。现代人每天都要忙于工作,紧紧张张的快节奏,还没太多心思去想过年。
但今天不同了,小年到了,再有7天,辛丑牛年就要取代庚子鼠年了,“过年模式”将正式开启,开始为过年进行认真而细致的筹备。
当然了,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对于不少人来讲,将过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小年直到春节。可能没有家人陪伴,也许没有亲朋团聚,甚至还要自己动手做饭……但也不必惊慌,因为民谣里也给我们讲了每天的习俗和节奏,您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我们不一定完全遵照,有很多可以说是完全也遵照不了,但也不必太着急上火,正好借此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说说年话,唠唠家常。至于自己吗,也好办,毕竟现在有了物品极大丰富的超市,可以让我们把各种食材都直接买回家,省了自己大动干戈。
说了那么多,还是要先把今天的问题解决了。按传统,今天要祭灶,就是要给灶王爷准备点年货,让他老人家去给玉帝拜年。祭品中最重要的是糖瓜,也叫关东糖,灶王吃了到玉帝那里会多说些“甜言蜜语”。吃糖的话题要说起来也很宏大,季羡林老晚年就写过《糖史》,专门写吃糖的文化,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说远了,再回到今天的吃上。灶王不能只吃点糖瓜就上路,天庭路途遥远,必须要吃饱才行。按照“送行饺子迎风面”的习俗,一定要吃饺子。
灶王爷吃很重要,我们自己吃更重要,饺子咱们最好自己包,如果没时间或不会,可以去饭店吃,也可以叫外卖,最不济咱们就去超市买点速冻饺子。
饺子就糖瓜,香甜过小年。
真诚地祝大家小年快乐,天天开心,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