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context 和自动化测试

Android context类是所有做个Android开发的应该都非常熟悉,就像一个百宝箱,能提供各种系统资源和服务,相当于给应用代码提供了运行所需的各种基础资源。所以在代码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传递到了各个环节,各个类。这样编码的时候是非常方便,但是如果要写测试代码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1. 如果对象中出现了Context,那么就意味这这个对象的测试需要用AndroidTest来运行,需要编译成apk在手机中运行,apk的编译,安装,运行的时间就会非常长,虽然Google想了很多方法来降低这个时间,但是是unit test相比,还是长了很多,这对于要求快速反馈的单元测试来讲,还是不可接受。
  2. 没办法解耦,要测试逻辑代码,就需要mock平台和UI的各种情况,但是如果在实际环境中运行,就很难通过Mockito等各种mock工具方便的完成测试。
    3.业务逻辑和UI,平台相关的逻辑混合,造成自动化测试很难实现,效率低下,因为代码中最核心的就是业务逻辑代码,而且相对来说更容易出错,而平台UI代码,逻辑比较简单,但是为了测试业务逻辑,就得考虑平台和UI代码,给编写测试代码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且UI的变化,就会造成测试用例的失效。

那么怎么来提升代码的可测试性呢。
首先,从架构入手,采用clear.或者六边形等洋葱圈式架构和 MVP,MVC,MVVM等设计模式,让平台UI代码依赖业务逻辑代码,做好平台代码,UI和业务逻辑代码的解耦。

其次,通过接口抽象和依赖倒置原则,分离业务代码和平台框架。比如要实现一个Android Service来做一个服务,可以通过把具体的业务代码放到一个 serviceImpl类里面,在这个类里面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而把和平台相关的服务绑定,启动,初始化等放到Service类里面。

最后 通过依赖注入,把平台代码模块和业务代码模块耦合。比如Android 平台上的 Dagger依赖注入库,或者最简单的通过构造函数传参或者set的方式实现简单的依赖注入。比如需要饮用平台的定时器功能,而定时器需要通过Context对象调用系统服务,因此可以通过定义一个ITimer的接口,在里面定义startTimer的接口和回调,或者对象的事件,然后让业务代码依赖这个接口,而实现一个Timer的类,封装平台的定时器服务,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注入到业务代码中。

最终实现在逻辑代码中彻底去掉去context对象的依赖。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对业务逻辑代码进行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

手机码字,不方便写代码,等方便了再补充代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676评论 25 709
  • Android插件化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 Android插件化基础1-----加载SD上APKAndroid插件化基...
    隔壁老李头阅读 4,684评论 2 35
  • 在西安找工作已经一周了,面试了几家公司都没过。心里挺难受的,难受的不仅仅是没找到工作,难受的是自身的现状和西安工作...
    primopeng阅读 641评论 0 3
  • 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货,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
    天天学习_f2ba阅读 1,248评论 0 0
  • 正应了民间流传的那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虚岁84的外婆选择在这个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
    云水禅心千古情阅读 2,67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