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边的话:
出差途中,一边听《成功经理人》,一边潦草地记下课程要点。这个课程认真听下来实在没有太多值得系统整理的理论知识,从头至尾基本都由各种余世维亲身经历的案例组成,他娓娓道来,把管理学的精髓融入其中,非常值得反复体味。
4.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
谈到自己公司的事情时,就算是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也不该分“你们”“他们”,应该只有一个代名词——我们。
管理者要让公司里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价值观:这是我们的公司,公司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案例4-1:汽车(他们)
案例4-2:奥的斯VS三菱(他们)(我们没有让你清楚地知道,是我们的错)
案例4-3:成田机场杏仁豆腐(这是我们的错)
5.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
三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道锁,一种技巧可能只对一个人有效。
针对企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运用X-Y-Z理论,采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和风格:
假设员工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思考、工作主动积极性不高,应采用X-强势管理,由管理者主导整个局面;
假设员工乐意承担责任、喜欢挑战、富有潜力,应采用Y-参与管理,通过放权分权,让下属更多地参与到管理中;
Z-综合运用:管理时既有强势的一面,也有民主的一面,综合运用物质+精神、惩罚+激励、制度+人性,全面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
案例5-1:曼谷香格里拉度假(销售人员激励)
6.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
企业的命脉是利润,没有利润,即使有最佳产品、最高形象、最好员工,也会很快陷入困境。
主管的四大责任:
1.为资本主创造利润;
2.为社会谋求就业;
3.为员工谋求福利;
4.为消费者谋求品质。
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存活下去
案例6-1:青岛啤酒国家救济(瓶盖自己做)
案例6-2:韩国留学生赚学费(卖假发)
7.只见问题,不看目标
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
目标就是方向,确定了方向再研究细节才是正确的顺序。
经理人分为三层:高层用脑想战略,中层用眼看异常,基层用手脚搞执行。
公司的管理事务分为两种:例行公事、例外管理,其中例外管理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设定短、中、长期目标,确定企业的阶段性方向。
让危机变成转机得有三个前提:
1.发现机会;
2.为机会来临做好充足准备;
3.具备利用机会必须的条件。
凡是你忘记或想不到的事情,你的敌人会告诉你
案例7-1:张艺谋创作杜兰朵公主(格局)
案例7-2:贝律铭设计卢浮宫(格局)
案例7-3:余世维和总经理/岳父吃饭
案例7-4:余世维女儿禅修(放下)
案例7-5:三菱制造航空母舰(计划提前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