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一个真实的传奇人物故事,鉴于他是大神级人物,隐去名姓,以瘦博士称呼他。瘦博士有着辉煌的人生履历,在他失业的人生低谷时,去开出租车,书写了人生的另一个传奇。
瘦博士今年近70岁了,现在是一个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那个实验室租借了我们这层楼的一些场地,瘦博士也成了大楼里许多人仰慕的对象。
他个高约一米八,体瘦,满头白发,除了白头发他看起来大概五十多岁的模样。他常常穿一件蓝色或者灰色布上衣,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头微低,独来独往。
所有的日子他都在实验室,通常走得也很晚,一般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指导下属,大多数没有亲自做实验的,我经常在公共仪器区遇见他,看来他是自己亲自做实验。
瘦博士是中科院硕士毕业,1990年史丹福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并且在华盛顿大学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瘦博士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导师 戴维斯针对酵母的着丝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0 年,他们的论文刊登在顶级期刊 Cell 之上。瘦博士是除了通讯作者之外的唯一作者。
就是搁在30年后的今天,一路名校加上顶刊文章的人生轨迹,也是需要极高的天赋与个人奋斗,也许还需要命运女神的眷顾。
有这样亮丽的履历,瘦博士进入了新加坡科技局下属的分子与生物研究所做了其中一个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
他每年都有论文产出,也担任了学术期刊的编委。同时,瘦博士兼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附属教授,也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了数名优秀的博士生。
新加坡这边研究人员通常是两年合同制的,08年,瘦博士被告知不再续约。那个单位每年有新实验室诞生,每年经过评估,会砍掉一两个旧实验室。那时候正好换了一个老板,也许有内幕。
做了16年的首席研究员被裁员了,同时失去的还有国大兼职教授职位。
08年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瘦博士年纪偏大,投了好多简历无人理睬。他做了重大的抉择,让人不理解的抉择:去学驾车,拿驾照,开出租车。
09年2月,瘦博士加入了新捷运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生涯。他早上8点出去开车,大约下午2点回家吃饭,饭后接着去开车到晚上8点回家吃饭,然后开夜车直凌晨2点多。大概平均每天开车15小时。
瘦博士开着车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拒绝付附加费并且开粗口的,还有人对跟他谈话感兴趣多付费多跑路的,博士独特的视觉,独特的人生百态。
09年4月瘦博士开始写博客,他自嘲他大概是那时候最高学历的出租车司机,在博客展示他视角下的乘客故事。
光辉的高学历,辛苦的低收入工作,独特的视角故事吸引了许多人的追捧。
记者们追着他的踪迹。他一家住在私人公寓,管理人员也对他印象深刻:文质彬彬衣着朴素,礼貌谦让。却不知他是个博士司机。
之后他的博客汇成书出版,然后根据他的故事和书拍了电影,豆瓣评分7分。
许多国内的人觉得,瘦博士怎么宁愿在国外开出租也不回国发展呢?我觉得主要是家庭问题,一个家在这里,孩子上中学,说走就走不现实。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也是等机会。
大多数持敬佩他的态度,觉得他能屈能伸,精神可嘉,希望他不要放弃最初的梦想和追求。
很多人希望能够遇见他,能亲自跟他聊一聊。
如今,他已经快70岁了,回归了他的研究事业,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做着一线的工作,致敬。
人生难免会有低谷的时候,关键在于他有能力去抗压,去蜕变。这个能力跟他一路光环的学历有关,本质还是学习的能力。
他在光环失去光泽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还去学开车,这种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还是让人敬佩的。他从这份职业里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也是值得尊重的。
那几年对于高级研究员来说可惜了时光,对于瘦博士来说却续写了人生的另一个传奇,有一本书进了图书馆,有一部与他有关的电影,还有这个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