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0818 我在UP读书会第7期作为学员做了一次分享
其实分享之前写了文字稿,按照初衷,分享完成后,可以直接把文字稿发出来给小伙伴。但是呢,一旦开始分享之后,很多词就被我自己变掉了。开始了临场发挥。特别像20180516作为UP北京见面会主持人时的自己,哈哈哈。
答应小伙伴要把文字稿奉上,结果看看就觉得很多,就一直拖到现在。
(从玛雅上来讲,20180917是白风波的开始,白风波是我的人生波符,白风代表着分享,所以在这一天把文字稿奉上,开始文字分享,也算是很共时的事情了。我给自己找的这个理由不错哈。)
【友情提示……………………………………】
我发现我那天说的太多了,多到后面我自己都不想一边听一边打字录稿了。。。(o(╥﹏╥)o)
所以分享的鼓励咨询部分的文案变更比较大。。。此处奉上的是原稿思路。
其他部分基本一致。。。。
以后,不要,给自己挖这种坑了!!!!!!!!!!!!!!!!
01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Merry信,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成长,
首先介绍一下名字的来历。
我之前一直以为,我这个名字一定要等到我真正实现之后才告诉大家是什么。但是后来发现,我完全可以大白于天下。
之前看到过李欣频老师在我镜历中的一句话,大意就是说,你的昵称里藏着你的一个木马。我当时看到的时候就想说,你可以认为这是木马,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期望。
2012年工作的时候,领导说需要有一个英文名字,当时我就各种挑,后来就看到Merry这个名字翻译成中文名叫梅莉。我当时想,这音译一下就是美丽呀。我很想让自己美丽。我觉得美丽,代表着一种优雅,一种气质,一种风华。所以后来即便我的领导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儿腻,我也依然保留了这个名字。而且我觉得Merry这个词儿是以me开头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活得不够自我,不够尊重自我,不够洒脱个性,没有很好的看到自我,所以我希望能够用它来提醒自己。
那后面为什么会有一个信呢?有一次看咪蒙的文章,当时文章里有一个词语,就是谜一般自信。我当时觉得好喜欢这个词儿啊,我希望自己也有这种状态,于是发现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一个信字儿,就能够变成迷信,谜一般自信。哈哈哈哈 这个就是我名字里藏着的木马和渴望,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
02 分享主题
接下来呢,正式进入我的分享主题,嗯,因为子木说你要分享什么主题,分享你的成长吧。我当时想,成长这个事情其实包括太多方面了,有点不知道从哪里抓起,但是拆分一下也还好,然后我就把我的成长总结成是螺旋的成长,就是刚才在听了彩云的介绍之后,你会发现,哇塞,那是一个彪悍啊,我觉得她是火箭型的,而我呢,我就是那种很普通的螺旋形的,就是走几步,然后转个圈,然后再往上走,然后再转个圈,就这种。
虽然我是去年第四期的时候加入了读书会,比彩云要早好几期。
但是我发现我的现状并没有说,变得多么多么自信,家庭关系变得多么多么和谐,亲子关系变得多么多么好。我依然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或者重复的问题,依然会有各种争吵,有时候想不开,有时候想得开的问题,然后我也没有觉得我自己发生多么惊天动地的改变,或者让人赞叹钦佩的改变。。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这句话特别像在5月26日北京见面会上,我做主持人的时候说的,那时候我为什么没有去分享蜕变的故事,因为我一直觉得蜕变是一个很彻底的词儿,而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蜕变。但是就像我在见面会上说的,其实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只要我的一个观念更新了,我就不再是过去那个我了,我就是一个新的物种了。对不对?而且这真的是那种个人的私人逻辑,个人信念,而这种信念不一定是正确的,这个等到我后面分享鼓励的时候再细细的聊一下。(也就是说也许在熟悉我的小伙伴眼里,我已经变化很大了。)
关于螺旋的成长,我想讲以下几个主题
1、带着自由意志的选择,让我感觉更丰盛 更有掌控感
2、社群的陪伴让我得以坚持
3、鼓励咨询课程的践行,让我认识到,真实的自己
一、带着自由意志地选择让我感觉更丰盛
我们先来说一下自由意志这个词儿,我是在学习了玛雅历法之后才知道这个词儿的,在玛雅历法中,我的主印记是光谱的小黄人,然后老师说小黄人的关键词是自由意志。这我也是在后来才慢慢的理解到说,自由意志代表着自己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觉得最近这一年对我来说最大的自由意志的体现就是付费在自己的成长上,付费去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版图。大家现在都知道说,群里经常分享,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前不久跟一个好友聊天,她说,你觉得up读书会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张口就说,让我放开了花钱,并不是我以前不花钱,而是以前一些想花但是不舍得花的地方,现在舍得花了,敢花了。
今天我在没有分享之前,跟我老公聊天。
我问他:你有没有看到我最近这一年有什么成长吗?
他打量了我一下说:没看到你有什么成长。
我就很晕,我说:你再仔细想想呢?
他说:恩,比以前花的多了。
当然,他说的也是真的。
从2017年第4期读书会的222开始,然后又有了up形象课,玛雅初阶,玛雅高阶,还有线下的正面管教、鼓励咨询,还有秋叶大叔那边的社群运营官,还有一些其他的林林总总的东西,都是用金钱付费去购买一些服务的一些事情,以前的我是肯定不会这么做的,以前的我顶多就是去得到app上买了一些课程,但是自从那个222开始,就感觉开始收不住了。
其实这个也包括一种对金钱态度的转化,其实我特别感谢的一点就是,在子木这里,我学到了对金钱的一种态度,就是感谢。感谢金钱流来流去,用金钱去表达感恩。关注自己,看到自己余额时候的一种心情。
当我去年鬼使神差转账222报名第4期读书会的时候,我并不能猜到后面有这么多的连锁反应。你打死我也不会想到的。那个222给我开启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给了我一种可支配的自由感,然后慢慢地让我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敢于去付费体验。因为体验感受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和有趣性。然后就继续付费去接触更多的有趣和体验,形成一个循环。
当然个循环在我老公看来并不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没有办法,他感觉他已经拦不住我了,这是我自由意志在发挥作用吗? 当然了,这里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有一些争执。
其实呢,你听我现在说的这么溜,感觉我好像花了好多钱,感觉我怎样怎样。但是其实这件事情对我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因为在以前的认知逻辑里,比如说你要考一个跟工作相关的证,那属于投资你自己,也就是,凡是跟赚钱相关的事情,属于正常投资。其他跟调节生活相关的事,都属于是奢侈的浪费。
不过现在想想,有这想法也没有什么错,因为人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然后才会去说什么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所以,正如之前梁宁在一次分享中谈到,为什么之前团购兴起的时候,那么多人参与,因为平常人们享受不到的一些体验,因为团购让价格变得可以接受了,就可以去体验了,人是有这种需求的。这个有点歪了。
怎么说呢,我觉得提高生活品质的心一定是要有的,但是以前,我即便有这个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即便有钱了也不知道怎么去提高。当然,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我却是真实存在的。
举个最直白的例子来说,当我刚开始工作,两三千的工资的时候,我买衣服就是北京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就是四五六十,一百以内的;
当我的工资水平已经,达到1万元以上的时候,我买衣服还是会去动物园,额,动物园不在了,就去优衣库,然后去优衣库的打折区。还是习惯性的去找一百块钱以内的。去看打折区,哎呀,这个性价比好高啊。那不是说买打折的衣服不好,而是说我当时去买打折区的衣服的心态不对,就是我一直会觉得说自己只能购买打折的衣服,正价的衣服,都不会买。因为还是会舍不得。
后来,我看了一部电视剧《蜗居》我还挺喜欢蜗居里的海藻的,她虽然没有钱,虽然要买打折的衣服,但是她是去买她之前试过的,适合她的,每一件都是有品质的,品牌下的,经典款,也就是说她知道,什么是适合她的?知道她有钱的话,她买什么样的衣服。而这个我之前都不知道。因为没钱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敢去那些品牌店里,去试这些衣服。我那时想既然最终不会买,何必让自己不痛快,也让店员们空欢喜呢?这种状态,对现在我们读书会的小伙伴来说,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一种金钱木马,再延伸点就是那种自己的不丰盛,自己不配得。
当然现在这种感觉好很多了,已经破了一些了。
我会想我有赚钱的能力,在刨除了家庭的部分外,我可以自由支配钱的去向,我可以用钱去丰富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质。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让我有一种丰盛感,配得感。就说那种我也可以做这个事啊,并不会动荡我的家庭,反而让我体验到更多,让我的生活品质更好。让我对自己的能力的边界,控制自己生活的边界有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有一种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带来了能力感。能力感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问题,相信不管什么问题,都会有勇气面对,有能力解决。
这里要分享一次最近金钱的花费,就是去丽江,虽然我老公当时陪我去了,我感觉很丰盛。但是今天跟他聊的时候,他说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去旅游的话,我们这次花的钱安排合理的话其实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更多天。所以我还是想不通你是怎么想的。
然后我就跟他说 其实我不在乎去多少天的旅行啊,我现在在乎的是 哇我可以去花这么多钱,可以去不特价的时候去旅行,正价的机票,800多的酒店,我可以去买我喜欢的耳饰而不讲价。享受那个安静的时光。这个体验带给我的不是那种跑多个地方带给我的丰盛感,它带给我的那种丰盛更大。当然,我老公可能依然不理解,不理解就不理解吧。
——————————————————————————————
二、社群陪伴让我坚持去做
我感觉,现在能够拓展自己生命可能性,更多的同频链接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入一个适合你的社群。
我在加入UP读书会之前,唯一有印象的社群就是咕咕姐的小咖聚集地,非常非常感谢咕咕姐,因为她邀请我做了读书的分享,不断邀请我,不断让我输出,虽然后来才知道她一开始是认错人了,哈哈,非常感谢咕咕姐的倒逼输出,很感恩。
后来在咕咕姐群里,看到西朵宝宝分享了子木的一次分享的链接,我就加了她的微信,看到了她发的读书会的信息,然后才开始了这次神奇的旅程。所以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表白Up读书会
表白子木的人不止我一个,表白的次数也不仅仅是一次。
我找了下之前,感慨的文字
2月份第六期开始的时候:
2017很幸福的是通过各种链接遇见了子木,对我而言,是人生中关键的事件,关键的人。若干年后回首也是如此。
机缘巧合加纠结思量下,与2017年下半年相遇。从此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哈哈哈 我觉得倒不是子木的世界有多大 而是通过她打开的一扇扇窗 链接到的一个个同频的小伙伴 互相陪伴打call的日日夜夜 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体验与其说是想听她解读 我更想据此跟着随着伴着 看看我们这群小伙伴能绽放出什么样的精彩
但是子木勇敢的美丽的也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自己的舞台,也让我们跟着看到,更高的视野,更大的舞台,更多的生活的可能性。
今年5月份的时候 :
有能力给别人提供成长方向,成长能量,成长机会的人是最了不起的。我觉得子木是。
我们一堆人,盼着他好,推着她好。而她,也像一颗温暖的太阳一样,引领我们一起好。
在丽江回来的时候,有小伙伴说 你们读书会的人都好努力好上进啊 我很诚实的说 其实也是分人的 有人就一直听话照做 有人跟上又掉队 离开又回来 有人断断续续跟着 当娘家人一样的窝着 其实可能根本没听分享 但是即便没有听分享,也不影响我们被暖暖的正向的力量的力量所包围。
但是有时候也会有焦虑啊,有时候觉得那些人怎么这么强,有时候觉得听不完了,赶不上了怎么办。但是这个时候子木总是很适时地出来说:慢慢来,比较快,跟随你自己的节奏,永远都不晚,你永远都不会错过对你真正重要的信息。
这些都安慰到了我。
所以我想我可能就这样天长地久的窝在读书会了吧
表白Up头号玩家
电视剧《余罪》 里有一句话,如果你把你的人生当做这个游乐场,那你以后就算跌倒了,都不会哭。在子木组织的这个玩家挑战里,我们已经快完成了近两期的挑战,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做,做自己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其实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做到,可能就是缺一个同行的人,缺一个鼓励的人,现在有小伙伴们的互相陪伴。你会想到,你不是一个人。遇到问题,可以来群里寻求支持和能量。你会发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当你做到之后,你就有了成就感,你就有了能力感,你就有了自信。
(最近在看香蜜沉沉烬如霜,看到上神下凡,到人间进行历劫修行,看到弹幕上有人写,我一定是来人间历劫的。今天听红月的音频,提到体验生命,我就在想说,真的呢?如果我们的思维模式变成,生命,就是一场体验,那么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体验的心态去经历去解决。是不是就能从当下的那个纠结里拔高出来。)
表白我自己的SayYeah鼓励咨询群
最后一个要表白我自己创建的的一个群,也就是我在第二期玩家挑战里的目标,SayyYeah感恩利他鼓励咨询群 (截止文稿日,已经改名为“SayYeah感恩&利他~幸福管道家”)
因为我之前在线下上了鼓励咨询的课程,但是课程结束之后,不论你在课上如何感动,如果你线下不去实践的话,其实你是会忘记的。我一直想,我可以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这件事做下去。 于是建了一个小群,勾搭了一帮小伙伴,每个工作日定时的分享,鼓励 咨询的知识点,剖析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特别特别感谢小伙伴,因为有他们的反馈,我才有动力去分享,因为要分享,我才要不断地去学习,因为要分享,我才要时不时抓自己的情绪出来去剖析,不然我分享什么呢?
所以,非常非常感谢他们的反馈和参与。
————————————————————————————
鼓励咨询课程的践行,让我认识到,真实的自己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理解的自我鼓励的一些感悟
首先你要知道,最近遇到了困扰,然后你有想改变,想解决这个困扰的念头
接下来就是三个关键词,觉察,接纳 行动
而觉察,又分为,几个关键词 事件 感受 诠释 信念
1、事件,也就是客观的描述发生了什么?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感受,当发生这件事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有些人是双重感受,或者多重感受混合,所以其实如果不细细的追究的话,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当时处在哪几个情绪之中。(正面管教中有个情绪脸谱)
3、行为,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也许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也许还没有知道,但是你做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这个就是行为。
4、诠释 你是怎么解释这件事情的?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小朋友小时候,跟他妈妈玩,但是她妈妈,顾着打电话,没有理他,让他的诠释可能就说,妈妈不爱我。
5、私人逻辑 或者信念 :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其实是由你的信念或者逻辑或者想法决定的。而这个信念,我们一般认为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比如五六岁的时候就形成了,只是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就拿刚才上面那个觉得妈妈不爱我的小朋友来说,他的信念可能就是我不值得被爱
长大之后,我们一旦遇到一些事情,就会有一些隐藏的信念,引发了我们的感受。从而导致了我们的行为。
再举个例子,我们家爷爷,对奶奶的行为有时候会发出一声叹息,叹息,在我的诠释里就是一种,很无奈,很瞧不上。在我的心里,我的私人逻辑就是,叹息表达了无奈和瞧不起,夫妻之间不应该有这种瞧不起的表达。所以,当我老公如果也发出这种叹息的时候,就会应激性的,很生气。我看到了我的这种担心,但是我跟奶奶是不一样的人,即便掌柜的跟爷爷说出了相同的语言,我也可以自己选择去用别的方式应答。有句话说不是要去消除,而是去转化。当他发出 哎的叹息的时候,我可以回应 你又爱我呢?当他说 有病的时候 我可以回应 对啊 爱你爱的病入膏肓 哈哈哈哈 这样后面的情形应该变化了不去改变对方,而是先来改变自己。
那我现在就看到了我的这种固定模式,这就是觉察。
然后再接纳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基于个人的信念,也就是私人逻辑来决定的。举例说,一个人就小学水平,你想让他去理解大学教授的高深的理论吗?当他在处于这个认知模式,思维逻辑下的时候,他现在做出的一切的行为都是他所能够想到的,能够做到的最合适的,最好的选择。
红月曾经分享过三句话
我承认并接纳所有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承认并接纳我过去做出的所有的决定和选择。
我承认,并接纳我全部的过去。
————————————————————————
以 我自己为案例:
在这种不断向内剖析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之前没看到的自己。
然后刚刚开始学习玛雅时候,学习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活歪了的小黄人,我并没有自由意志,并没有把自由意志,发挥出来。
那,我肯定要问,我是通过哪些事实得出的这些结论呢?
我一直以为自己活的不自由,不随性,不洒脱,不个性。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问很多人的意见。哪怕是结婚之后,做一些事情,都会去问家人的看法。比如说要不要买一件特别贵的衣服?要不要去打个耳洞?要不要去烫个头发?我后面剖析了一下,我不愿意自由选择的原因是在于我害怕负责,我害怕承担这背后的结果,那如果这个决定不是我一个人做的,那么最后如果有误差的话,责任大家一起来背。
但是复盘的时候我发现,我所认为的并不是事实的真相。其实生命中很多事情都是,我都是自己选择的。
1、高中毕业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这是我自己决定的。虽然当时很想让亲朋好友出谋划策,但是恰恰那个时期,我很信赖的亲人,并没有给我意见,这让当时的我很受伤,也很打击,但是,也让我有了自己的选择。现在想来,我也不愿意去给一个高考的孩子去决定他的学校和专业,因为这是一件影响人一辈子的事情。需要他自己的参与和决定。
2、跟谁谈恋爱?跟谁结婚这件事情也是我自己决定的。我大学的时候喜欢上我现在的老公,并且主动向他告白,然后开始了我们的大学恋爱,然后毕业之后一起留在北京找工作,后面水到渠成的结婚。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并没有任何干涉。他们悄悄的认同了这件事情,并且在我说出来之后给予了支持。最搞笑的是,当时我三姨还说,我很担心你是个书呆子,大学里找不着男朋友。现在你们要谈婚论嫁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3、毕业后的这几年,换了几家公司,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虽然有时候,换工作是因为不得已的事情,但是最终,做决定的那个人还是我。我在各种限制中选择了自己倾向的一个。
那,好吧,继续问我自己,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没活出自由意志?
【我以为我没活出自由意志的表现1】我的认知里,我认为过去的自己不懂得拒绝,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让自己委曲求全,在心里纠结自己。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
比如别人让我做一个什么事情,其实我内心是不愿意做的,但是,却不敢说出来。担心太多。
比如之前共事过的一个同事,我不喜欢他的那种做法,但是却一直没有敢表达出来。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一直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但是后来有两个同事,反抗了,表达了,我才发现,原来,可以这么表达的,原来,可以不这么委屈自己,即便他是领导。我当时对那两个同事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直到现在都很崇拜。因为我觉得她们活出了我想要的,直接和洒脱。
【我以为我没活出自由意志的表现2】想做的事情不敢或者没有去做
比如随心所欲地去电影院看喜欢的电影(觉得缺钱,浪费钱)
比如跟喜欢的朋友一起逛街,很容易变成配角心态,帮别人买-->因为不想因为自己浪费对方的时间->为什么觉得会是浪费时间?我试了可能不买,因为我不舍得买,或者我不肯定是否适合自己而犹豫不决,迟迟不做决断。-->1、定好预算 2、培养美的认知 或 凭心而动)
【我以为我没活出自由意志的表现3】比如跟喜欢的人一起喝咖啡看书聊天(觉得自己会不知道聊什么,气氛会很尴尬->这个是假的认知,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话题上滔滔不绝,我只是忘记了自己喜欢哪些话题,或者觉得对方跟我喜欢的不一样,那我完全可以找同频的人一起聊啊。)
【但是,事实上,觉察】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有自由意志,而且还有很多人没有的勇气。我真的很棒。
关于我一开始提到的名字里的期望,美丽和自信,周五的时候我在洗手间里又看到自己的外表,突然脑海里就过来一句话,不看皮相看能量。哈哈哈哈。瞬间觉得这句话好棒,以后再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不要关注鼻子眼睛各种斑,就关注下当下的能量吧。这么一想,心情好多了。关于自信,其实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因为我有勇气去做,去试探自己的边界,如果没有自信,哪来的勇气?原来,一切恐惧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
当你完成了觉察,和完全的接纳之后,我们再去想后面的行动 当你没有完全接纳的时候不要行动。更不能觉察到了就直接行动,而不去接纳。那我们可以有哪些行动呢?
我可以选择接受现在的自己,不做改变。
我和别人不一样没关系,不一样才使得世界更有趣。
我还在用这种方式看我自己,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我注意到,我很难接受我自己的一些特点。
我写下了别人的一个特点,是不意味着我就没有这个特点
我不是必需把我对自己的认识只局限在这些特点上。
我接受自己,即便我有缺点,并且不完美。
我当时有这种想法,不是很有趣吗?
我现在还抱有这种旧想法,不是很有趣吗
我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想法,一直在限制着我。
我根本没想到这是我童年时的观念,知道他来自哪里,真的让人吃惊。
我可以告诉自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爱感受爱,对我而言是最自然的。
我没有想到我那么多年前做的一个决定会影响着我现在感受不到爱。
我知道从何着手了。
这只是我小时候决定的一个模式,如果我喜欢,我可以改变这个模式。
我感觉这样就挺好,对自己有了这些了解,并且理解了自己的做法,真的很好。
如果你陷入比较,那么关注你自己的进步,接受不同并学习技能。
如果你评判或者思考方式太绝对,那么把你的应该不得不必须,改成可能,也许可以或者将会,把总是改为有时候,把从来不改为或许,把不能改为不想。
如果你总是听别人的,那么提醒你自己,别人说的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而不是你的。
如果你的期望值太高,或者相信你永远无法改变,那么
1-考虑你每天可以迈出或者关注的一小步。
2-对你自己有一点信心。
3-花时间和那些能鼓励你的人在一起
4-问你自己,你害怕失去什么?或者如果你放弃这个问题,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
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关系,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可以这么做。
我了解到我自己的一种自动反应,这是我认为我赖于生存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刻意练习然后更新这种自动反应。
我知道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反应模式,不处理或者改变它也没关系
当我准备好的时候,如果我想我可以告诉自己改变
知道这些是改变它的第一步
有这样的感受没关系,那只是真实的我的一部分
最后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注意力很容易发散,没有很强的持续力,经常纠结各种逻辑关系,不能做到听话照做准没错的人,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问题,也都是机会。一个个想解决办法呗。比如我不就通过组建鼓励群来学习和实践吗?比如我通过UP玩家的活动去让自己坚持。
来一个总结,现状并不完美,但是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