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层次有4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存阶段,以产品和技术来占领市场,只要有想法(点子)会搞关系(销售)就可以
第二阶段:公司化阶段,规范管理来增加企业效益,这是需要创业者的思维从想法提升到思考的高度,
而原先的搞关系就转变成一个个渠道的建设,公司的销售是依靠渠道来完成,团队也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集团化阶段。这时依靠的是硬实力(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整个集团和子公司形成了系统平台,依靠的是一个个团队通过系统平台来完成管理,(人治变成了公司治理),销售变成了营销,区域性渠道转变成一个个地区性的网络。从而形成了系统。思维从平面到三维。这时你就可以退休了,创业者就有了现金流系统(赚钱机器),它是24小时为你工作的,这就是许多创业者梦想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四阶段:这是创业者的最高境界,集团总部阶段,是一种无国界的经营,也就是俗称跨国公司。集团总部的系统平台和各子集团的运营系统形成的是一种体系。集团总部依靠的是一种可跨越行业边界的无边界核心竞争力(软实力)子集团形成的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硬实力)这样将使集团的各行各业取得它们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所无法取得业绩水平和速度。思维已从三维到多维,这才是企业发展所能追求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也想的话,那就让我们继续思考,如何才能拥有一个这样的企业。
其实,创业就是创办企业,就是如何做生意的问题。
我非常同意赢在中国创业实名论坛http://bbs.91jm.com里面的一个报道:美国超级亿万富豪,石油大王保罗盖蒂预测:在21世纪最有前途的生意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定是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意,从事这项生意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意人,而不是为他人打工。
2.你的生意一定要提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某种特殊产品,看起来有特色,但潜在市场很小。
3.你要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保障,这样一来,你的顾客才可能放心购买,而且还能重复购买。
4.你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强于你的竞争对手,要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你一定要奖励那些作出贡献的人,遵循的是多劳多得的原则。
6.你的生意的成功一定要建立在帮助他人成功的基础之上,是双赢甚至于是多赢的生意机制。
那么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未来价值的最大化。
在进一步探讨下去之前,自我介绍一下。
我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到成功的E,公司的一个销售冠军用了一年多时间,再到创业者,一个成功的S用了3年.97年花100万就在上海买了房子,我从一个成功的S到B已经用了七年,其中二次创业失败,正如马云,史玉拄说的,失败中才能学到东西,是啊,失败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从失败中从新爬起来才是真正的男人。我是壮志未酬啊,决不甘心,我也想过哪怕再经历失败,我都会从新站起来继续创业。
我最近用了差不多5个月的时间来整理我的失败和教训。这决不是什么专家能感悟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是创业者。充其量是个职业经理人,一个打工者。老板的东西不是诸葛亮,韩信能说得清的,要由刘邦,李世民这样的创业者才能阐述得清。
为方便与网友探讨,我列了个提纲
我认为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创业的第一到第三阶段问题。就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组成:
1.创业家团队
2.品牌传播
3.产品技术
4.市场营销
5.客户服务
以上的部分就是通过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
创业起步阶段:
除了要考虑远景,还要面对现实问题。就是创办这么一家公司如何最快赢利的问题,赢利靠的是伟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创业型的企业要靠的是单品静销力,这一点对创业者尤为重要。因为创业初期,既没有广告支持,也没有品牌效应,更没有顾客认知度很高的市场环境——只能靠静销力去征服顾客。
有关单品静销力模型的设计就说说要点,比如我发明了一种沐浴露,想用这个产品来创业,如果针对美容颜的市场推销,那你就得了解美容院老板的想法,她们天天面向客户,最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具有单品静销力的,这不,有个老板就给我提了很好的建议,难怪稻盛和夫发现了“开辟智慧之井,释放无穷睿智”的秘方:“工作现场有神灵”。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当一个人以不服输的高度热情投入产品研发之中,在对其进行全然的审视、倾听之中,往往会听到“产品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同像苹果公司那样,只想做出最伟大的产品,对于我这样一个创业者来说:还有要模仿,延伸,再组合,创新,最后直到发明出最伟大的商业模式为止,是要凝聚好多人的心智和财商,
所以要成功必须组建创业团队。
最头疼的是创业团队的组建。
再好的产品和创意,再好的构思所形成的商业模式,最后还是要靠一个个团队去落实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你就永远没有团队,也无法达到创业的第三阶段,现实是大多数企业就是只能走到创业的第二阶段就停止而且还倒退,这就是为什么你的企业老是离不开你老板个人,一离开你的企业就瘫痪。
所以说赚钱不容易,要保证永远能赚更难。也就是做个企业家,一个很成功的B很难。为什么?因为那是要创立一个系统,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好多创业者连什么是商业模式都搞不清,你不要以为赚到钱就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了,想想曾经赢利十几亿的手机企业,现在一下子亏5,6个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虚拟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和打造渠道的道理。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统计,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排名,国美集团以年销售规模1023亿5千万,门店1020位居榜首,百胜集团(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宅急送等品牌),以215亿营收,门店数2400家而位居2007年的12位,沃尔玛紧随其后排13位。你不会认为国美,百胜,沃尔玛会一下子亏5,6个亿吧,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创新商业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系统这样就保证企业能永久赢利。他们都是上市公司,国美其实是在做金融,而百胜在做房地产,沃尔玛还想做银行,吓得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巨头联手向布什施压,才不让做。
再谈谈创业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感悟。
据统计显示,90%的新生企业都会在五年内夭折。
富爸爸说:创业就像不背降落伞从飞机上跳下去,再在空中造伞,盼着它能在落地前打开。要是伞没造好就摔到了地上,要想再爬上飞机跳一回可就难了。
有时候兢兢业业也不能保证成功。
生意的垮台也是从生意办起来之前就开始了。
一.创业者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生意开始之前就设计好它 。
我自己第一次创业就是有了充分的准备,那是1992年我从一个销售员到公司的销售冠军,用了一年时间,后来由于我是冠军,好多新来的业务员都想跟我学,我在带徒弟时学到了怎样管人,后来也就自然当了经理,副总。后来95年自己创业,只是换了公司的招牌,人员都很齐备了,团队也形成了,销售都是在增长,创业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现在很多学生都没有人脉关系,工作经验积累,团队管理经验就轻易创业失败多也是很自然的事。
创业不是你一个人做得好就行,你必须是个好老师,具有带领团队取得业绩的能力,而有些人自己单干会很好,让他教人培养人就不行,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创业的。创业起步时的关键是创建团队的能力。
在生意开始之前就设计好它的意思就是
基层---优秀员工-----好师傅----好的领导---老板。
这是对一个没有经验的刚出校门的人的最保险的成功创业的路线图。
好多人特别是三十岁以内的人,认为成功就是自己做老板了,赚钱了,其实作为一个男人三十岁之前成功过一次的机会和他们日后失败的机会是一样多的,区别就是,三十岁之前大多数人认为成功了就会永远一路坦途,其实在成功之后,才会体会到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句老话。
二,失败的教训
胜利者也应该知道何时逃跑。
有时,在生活中,你得懂得止步。
这是失败的惨痛教训,因为成功后就不可能止步,想得更多的是发展壮大,那种英雄豪迈之情,有时会感到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下,整个世界都在你的脚下了,这时错误就会像魔鬼附体缠着你,让你不能止步。
最后只有在失败之后你才懂得:
如果你发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或是误入歧途,最好能勇敢地承认。
真正的逃跑者是仅仅因为一件事遇到了困难就逃走的人。
回想我第二次创业的失败,就是心浮气躁,销售团队组建得也很成功,但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虽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发展了二十多家的加盟商,由于忽视了产品,忽视了商业模式的设计,失败也就是自然的事。
失败是最好的老师,你能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最多。
教训一,那些没有创业经验的只有钱的人绝不能成为你创业初期的创业团队成员。
教训二,风险资金只是锦上添花的,你得先把自己的系统打造好,最好能赢利,又有好的可以炒作的题材,你的财务报表又能说明你的系统的赢利预期,风投的作用就是把你的企业的赢利预期提前给你兑现。你就可以现在就收到你的企业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利润。如果你以为风投是为你雪中送炭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教训三,创业之初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够打开市场销路的赢利产品。
我很赞同营销大师李天的观点:创业型企业靠的是单品静销力,这一点对创业者尤为重要。因为创业初期,既没有广告支持,也没有品牌效应,更没有顾客认知度很高的市场环境——只能靠静销力去征服顾客。
靠静销力去征服顾客的一定得是好的产品。
教训四,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就是怎样建立企业并从中赢利的一整套方法,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说创业初期要靠产品的畅销确保到你能赚到这个项目的第一桶金,商业模式的设计就是让企业永远赢利,可持续的发展。
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你才能享受那种自由、独立和财富.
你才能像其他成功的企业那样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对想创业的人来说,成为一名创业者是一个旅程,一段还在走着的旅程,创业者得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才能走到你所想要努力达到的那个阶段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