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杏、吴敏兰、汪培珽、苏斯博士、牛津树、小猪佩奇、鹅妈妈童谣……
即使你个人并不一定打开这些链接,但你身边的微信群(妈妈群尤甚)、朋友圈、微博转载都有出现过以上这些关键字。
想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英文学习条件,但随手一搜索就发现海量的网络资源已经把你的动力生吞活剥了。相信你和我一样,当了妈之后,关注的主题会从想咋整就咋整的个性化定制逐渐转变为看再多也不知道咋整的妈妈主题。
那么从一个英语老师的角度,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原版绘本和分级阅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绘本(Picture book)就是带画的故事书!多半是提供给儿童阅读的。任何国家都一样,按年纪可以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儿童,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心智发展不同,故事书的主题和文字内容自然也就不同。儿童英文绘本的文学性和观赏性比较强,封面上通常也会告诉读者文字作者是谁,插图作者是谁。
分级读物也是近年来在父母圈子里的流行词,著名的爸妈朋友高频分级读物是海尼曼、牛津树、I Can Read、培生、企鹅,给大家的印象是——根据难度来分级,只要按需所读就可以。于是有的父母会成套成套购买分级读物,可是买来孩子压根不愿意看,于是银子白白打了水漂,更大的可能是逼着孩子看,结果弄得家里鸡飞狗跳。(咳咳,话扯远了)
这里所谈的分级,是指蓝思(Lexile)分级,由美国教育科研机构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研究出的一套衡量学生阅读水平和标识文章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衡量阅读能力(Reader Ability)与文章难易度(Text Readability)的科学方法。换言之,使用这一标准一方面可以测试自己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给出版物标识蓝思难度分级后,可以找出符合自己阅读难度的图书去阅读,以便循序渐进,步步提高。
分级读物是个既科学又靠谱的阅读材料,但——
这和英语的语言特点密切关联啊~~
翻译课上总有老师会说,英文讲究形合,中文讲究意合。
啥意思?就是说英文里的形式更重要,中文里表达意思更重要。所以拿一篇英文来分析的话,词、句式、时态、简单句、复杂句是可以量化的,因为英文的形式决定了难度。而反过来,“漂亮”这个词如果出现在一部中文阅读材料中,究竟是形容词(她很漂亮),还是名词(她的漂亮无与伦比)都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知道。
由于英文分级读物本身的科学特性,决定了它以语言学习巩固为主,反复多次刺激在特定年龄阶段孩子所需的词汇和句式,同时也能兼顾到一定的趣味性,但并不以此为主,核心是文字。
说了这么多,中心意思是——
原版绘本是引导孩子学英文的良好材料,在有一定英文基础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分级读物来巩固和丰富语言。这也很像我们自己在认字之后,在慢慢实现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增添相应难度的各种阅读资料。
另外有一点小提示:蓝思分级系统是有据可查的,可以把自己给孩子准备的绘本名称输入查询,了解这本绘本的文字级别难度如何?比如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的蓝思分级是690L。
那么如何选择呢?打个比方,在你给孩子选择中文绘本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呢?
1.兴趣为主;
2.符合孩子在现阶段的认知;
3.符合孩子的语言水平;
那么同样的一个孩子,选择英文绘本的时候,难道你不愿意按照合理的规律来选择吗?
1.兴趣为主;
性别、年龄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兴趣大相径庭,从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交通工具Maisy's Bus、动物Goodnight, Gorilla、家庭关系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入手,事半功倍。
2.符合孩子现阶段的认知;
和一个0-3岁的孩子聊科学大百科是不现实而且白费力的事情,根据孩子能理解和身边常见事物入手会比较容易,比如食物My Favourite Food、颜色Mouse Paint、数字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3.符合孩子的语言水平;
这里所指的是孩子的英文语言水平,如果孩子没有任何英语的基础,请按照英文水平给孩子选择绘本和读物,而非以英文为母语国家的孩子们的实际年龄。比如你孩子今年5岁,英文水平是认识少量有限的单词,那么请给孩子选择符合英语水平的读物,比如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学英语是一条长长的路,如果用对方法,走路时会轻松快乐,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风景。加油,与同为爸妈的你共勉!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Melody&麦乐迪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