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见不得别人的好呢?

孟晚舟回国,大家都为她高兴。结束了一千多天的煎熬,她终于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亲人的身边。

她说:“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我们几个人看着她讲话的视频,高兴地谈论此事。可是有人似乎不合时宜地说,“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能回来吗?”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我们GJ出面,用两个......把她换回来的。”这种话不知道真假。可是她后面的话我感觉更听不下去了。

她说:“你们觉得她在那里受苦、遭罪,其实她过得比谁都好。她一出事儿,老公就过去陪着她了。她的国籍是某国的,在那里还有豪华的别墅。虽然她的活动范围受限,但她的自由空间比一般人想象得都好......"

我不知道她的这些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这些消息是否准确。只是有一点,我们都能够确定的是这三年中,孟晚舟始终困于诉讼案件中。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完全自由的人,一个需要想办法还自己清白的人,能够生活得很好。虽然每次她露面的时候,都显得从容豁达,但这三年来,说她过得不煎熬,我是不相信的。毕竟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很难抛开这样的事情,尽情地去享受生活。

大部分国人都在为她的回归感到高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为国家领导人能够关心到每一个公民而感到自豪,但总有人有异样的声音。

单位的一个同事,科研方面很厉害,他带着团队数年如一日地做科研,也收到了丰硕的成果,他又凭借这些成果评上了正高级教师。

当领导树他为榜样的时候,有人又在背后诋毁他,说他上课不咋地,评课也不怎么样。科研成果基层老师也不认可......

这些人简直将他说得一文不值。我就很纳闷,那些评定职称的专家难道看不出他的成果有没有用吗?这些人说他不行,为什么自己却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来的评正高的成果?

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态。我们常说,如果向他人学习来提升自己,就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向他人学习,才能集他人优点于一身,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因此,每次我都会告诉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听课时,要学习他人做得好的地方,不管听到的课好与不好,都能够学到东西。因为,针对老师处理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引以为戒,而好课就可以学习借鉴。

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纯属嫉妒心作祟,或者拥有狭隘的心理,实不可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