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再度蒙胧了温情的江南,我多想打着烟雨的梦想,徐步在江南的青石小道,斜依在寂寂的小桥栏边,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的韵律,任一抹哀怨漂浮在淙淙的流水之上,烟化那秦淮的六朝旧事,一切都不去想,只在这烟雨蒙蒙中默默寻访金陵红楼的旧迹,说几回雪芹的旧事。花开花落,岁月流淌,早已习惯了梦寻红楼,一次次拾级而上,徜徉其中。一次次沉醉于湘云的柳絮,感伤于黛玉的桃花,勾起几抹闲愁,抖落几颗泪珠。
比起喧嚣的现实,红楼是寂静的,较之平静的幸福,红楼又是冷酷的。红楼就好像是一点点浪漫迈着华丽的脚步一步步最终走向痛苦的深渊,把极致的美丽刹那间撕得粉碎,然后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尽管如此,还是钟情于此,在这个繁华与凄冷同在的红楼里做几回旧梦,访几条身影,发几声感慨......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琵琶声起,杯酒下,一首愁曲娓娓来。惊叹,才气也可如此化为情殇,或许早该是涟涟清泪模糊双目,任所有的锦瑟荣辱都熔化在这词句之中,积淀。这就是宝玉,油膏粉气丛中的公子,无情世态中的情圣。为落红抛珠滚玉,读诗文泣涕涟涟,这一切,只因情之至者,无疑宝玉就是这种至情至性之人。然而命运总是那么蹊跷,终于,当贾家的荣耀成为旧时王谢的传说,一抹残阳在荒园寸草中显得那么憔悴,物是人非,繁华不再,斯楼,斯园,斯人,一切皆到无可寻觅之时,至情至性不食人间烟火的宝玉如何能承受命运如此的捉弄。或许,家复世职,魂归荒山,是作者给予的最理想的结局了吧。
有人说,宝玉的爱是一种博爱,是的,他爱这世间所有有才有貌的女子。所以,他说出了几千年来最为大胆的话“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所以,一个村姑都能让他牵肠挂肚,所以,有时也为柳五儿之流动心。可是,尽管时时沉迷于宝钗的仙姿,惊异于湘云的才情,但他还是挚爱黛玉,只有黛玉才能让他忘掉所有。千年的驻足只等你掩面的纱拂过我的柔肠滑过我的梦境,默默,凝望,灵魂近了,世界小了。可是宝黛的爱却像一场繁华,这场繁华像极了烟花,极尽绽放的灿烂和凋零的悲伤。还记得,凤尾森森,潇湘馆中诉幽情,也不忘,落花飘飘,沁芳闸旁看西厢。记忆无法抹去现实的悲伤,不管是嚎啕大哭还是枕边细泪,都已然换不回曾经的美好,于是只能剪三千烦恼抛万丈红尘于脑后。以前总觉得宝玉太过懦弱,在别人主宰他爱情这件事上没有过多的反抗,不是说爱情中的人最为敏感吗?为什么会没一点意识地让人掉包自己的新娘?后来就开始不看八十回后的内容,总觉得与雪芹先生有太大的差距,所以也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情节出现。不过笼罩在这场爱情头顶的悲伤还是无法告诉自己这会是一个团圆的结局。渐渐的发现,字字悲情,句句有泪,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所有的温柔都化作漫长的凄凉与无奈,于是也就不再纠结这样的结果。也许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离奇,以宝玉的性情,生在这富贵之家似乎本来就是一个错误,他需要爱情可是家族更需要他,没有背景的婚姻本来就是房顶上的一支朽椽,在暴风雨之际便会摇摇欲坠。于是,爱情破了,梦也碎了,宝黛之间这条无法逾越的银河被越拉越长。最终,黛玉死了,潇湘馆的琴音永远地飘散在岁月逝去的角落,竹林凋落,堆砌半世的凄冷,才气诗情,最终归为红颜的埋葬。黛玉死了,宝玉也便绝望了,苦苦地追忆,痴痴地纠结,温柔富贵只作烟云一散,花柳繁华早是昨日旧梦。心死了,于是一转身,忘记一世的浮华,冷眼悲凉的世界,向青埂而去,留下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这便是宝玉,生于繁华富贵的少爷,长于内帏香衾的公子。似傻如痴,几片落红也能勾起情愫,风流多情,却也为黛玉做生死性命的挣扎。视功名如粪土,待将相如云烟,只愿在细腻的琴声中把柔情化作默默的守候,任一把诗文倾吐所有的郁积,痴痴地细数逝去的芳影,点点泪水释放所有的爱很纠结。美人走了,温馨没了,回忆也黯淡了,还来不及忘记月光林荫下的窃窃私语,家族的悲剧再一次黯淡了多情的眼眸。人也亡了,家也破了,此刻的宝玉就像茫茫雪天中的一棵衰草,任东风一次次地摧残,泪水也被这晶莹的雪花淹没。只有孤独,只有无奈,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离开。或许,宝玉只是一种形态,只是一种美的存在。
红楼是浪漫的,三生石畔的守候,蔓草青埂的孤独,一群钟灵隽秀的女子,一段悲欢纠缠的传奇。红楼又是现实的,人性的冷漠,社会的残酷,命运与性格的矛盾,真情与礼教的对抗。浪漫与现实的融合让这个红楼世界距离我们很远又好像很近,我不知道雪芹先生因何写得如此扑朔迷离,只是一次次沉醉在这个亦真亦梦的红楼世界里,为它哭,为它笑。
北国的黄沙在声声战鼓中扬起又落下,猎猎寒风掠过剑鞘,一具具尸体倒地便是一座座丰碑,折戟尺矛间流淌着历史的雄浑,岁月诉说着一曲曲英雄的凯歌,不是志士,却也厌倦了阵阵金戈铁马的传奇。只想走过烟雨蒙蒙的江南,品味细雨闲花的寂寞,触摸小桥流水的温情,蒙蒙之中寻访红楼的旧迹,朝着流水,流放我所有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