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不好的十大原因

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虽然每日沉浸于吃吃喝喝玩玩中,但也不能停止学习。这次带了唐曾磊老师的《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能力》,读了深受启发。这本书是为孩子而写的,但成年人也会受益。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认真的能力不光孩子缺乏,试问,成年人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认真呢?

今日先来分享孩子成绩不好的十大原因,有很多内容同年人也可借鉴。

孩子学习不好的十大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的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就是心不在焉。焉,就是此时、此地、此事。简单来说,就是心不在所做之事上。

浮躁的人不但学习不会好,任何事情都会做不好。

浮躁的原因:

(1)外因:对所做之事不感兴趣,反而对外在的吸引产生兴趣,导致心产生追逐(外在事物)。(张琦浩对学习不感兴趣,容易被身外之物吸引)

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相对清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看电视,书桌上没有好吃的,没有玩具等)

(2)内因:对所做之事不感兴趣而心生困苦、厌恶,导致心产生逃离。

解决办法:帮助孩子清除学习上的障碍,如补上拉下的功课等,让孩子能够轻松胜任自己的学习,能在课堂上听得懂,在课下比较容易地做好作业,父母不应该只是不断地批评孩子不做作业。

浮躁的五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注重听课技巧:

技巧一:先预习(自学会)再上课。回答如下问题。

①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

②与上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③所学内容可以用在哪里?解决什么问题?

……

技巧二:有问题不放过

尤其针对重难点以及你不明白的点

技巧三:典型题不熟不透绝不放过。

学会的意思就是只要会做的题目,必须做到得满分、熟练化、举一反三。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课前看书是预习,找问题

课后看书要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什么联系?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先审题再做题

先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有什么隐含条件?……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5、发现题做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只要浮躁存在,学习就一定不会理想,浮躁的三大危害:

1、学的时候学不会;

2、考的时候考不出;

3、错了以后改不了。

二、自我设限(主客观上找各种借口)

三、基础知识不牢

四、有的孩子有多动症

五、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说过:“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

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

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注意:每次不易持续时间过长,防止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同一内容的复习要每次变化方法,与游戏结合,学学玩玩,动静结合。大点的孩子可组织竞争性活动。家长的期望不能孩子已有水平和通过学习最近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绩。根据孩子特点,因材施教,切忌使用粗暴干涉、硬性强制或教条主义的方法。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参与者的身份、商量的口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调整孩子的心理,这种心理效应对于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着不了低估的作用。

六、记忆力不好,容易遗忘

记忆力不解决学习问题,真正的掌握不是记住,且不依赖记住,因为一旦没记住或想不起来,这些知识就白学了;真正的掌握不需要记住,只需要把这些问题破掉,让破裂这些问题成为你的本能(熟练化),下次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地创造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七、逻辑思维能力差

八、缺乏激励因素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有人不断地鼓励、表扬和欣赏。即使只有3分钟热度也表扬,只有不断鼓励,才能让孩子从3分钟热度发展到5分钟,进而到10分钟,最后在一节课内始终保持热度。

九、不会努力

一是懒;二是死努力

十、缺乏自信心(自卑)

一个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就要有自信心。如果不够自信,他就会处在消极的状态下,就会畏畏缩缩,不能做到全力以赴,当然也就不容易把事情做好。

不自信的人容易有自卑情绪。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自卑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具有自卑感的人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所以,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条绳索。

有时候,自卑会表现为隐藏自己的问题,不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如果不暴露问题,就无法得到帮助。这时候需要老师做非常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

考试浮躁度=(孩子自以为能够考到的分数—孩子实际得到的分数)÷孩子自以为能够考到的分数✖️1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