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本书,放在你的桌旁或者角落里,很久,却不曾翻看?也许你有一个书柜,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典和名著,然而真正看过的却是寥寥无几。
喜欢读书的人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本书只有当自己真正去读了,它才令你所有,不然,再好的书对你而言也只是一堆价格贵一点儿的废纸而已,因此,我们要对得起自己所拥有的书,对于知识,没必要把它放进书柜里。当然,一个人真正所拥有的,书也好,品质也好,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现象而已,它会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时间久了,自然会呈现出来。
我也有一本这样的书,被我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一本人物传记,我对此却不感兴趣,当我发觉身边没有其他书可看的时候才选择了它,然而看过之后,结果却令我惊喜万分,受益匪浅,从此也让我喜欢上了人物传记,这本书就是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或许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之前我对李开复竟然知之甚少,只是觉得这个人有点耳熟,想来真是孤陋寡闻,觉得自己真的是眼界低,见识短。人生中难免有些许遗憾,当看完这本书以后,那种渴望学习的念头又在脑海萦绕,此刻真的好想再回到学生时代啊!读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见识更宽的世面,结识更多的朋友。因此,我也由衷的体会到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让自己不断地汲取知识,才不会被时代给淘汰。
我始终相信,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定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坚持和努力,光鲜与名利之前也会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易,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李开复也是如此,通过他的这本自传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生动的李开复,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还有他的“追随我心,永远做最好的自己”。
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意义。母亲的关爱和她的“放权”式教育一直激励着李开复,小时候,当考试得了第一名,母亲带他去买礼物,当时他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母亲却对他说:“书不算礼物,你要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当考试考砸私自把分数改了后被发现,母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他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诚实的孩子。就像李开复自己说的:“母亲像打造一块璞玉一样,精心地打磨和教育我。是她教会了我什么是严谨和务实,什么是品行和礼仪,什么是快乐和温馨,什么是忠孝和诚信”。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后来十一岁的时候他去了美国留学,接受了先进的美式教育,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更加热爱学习,性格和思想从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巨大差异,事实证明,只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这种“开放”的教育方式也令我感到震撼,记得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李开复用自己的方法作出与自己导师唱反调的研究时,他的导师瑞迪教授并没有动怒也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支持你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个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这是一种自由和信任的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和具备的人格魅力,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李开复。我想,他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靠幸运,能够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下成长,有那么多善良热心的人的帮助,是他不断实现理想的坚实基础,那么,他的勤奋和执着,坚持和忍耐,就是他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你未来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中”
先后经历了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并担任要职,每一次的选择都成为了李开复成功的自我超越,也正是他每一次的“追随我心”,才没有让自己在困惑和艰难中迷失了方向。
“失去别人的信任,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你会感到失去了自身的价值,那种痛苦会把人完全淹没”
1981年在法学院的一次打工经历让李开复得到了非常严厉的教训。这是一个写编程的工作,而这也是李开复的强项,本答应了法学院院长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的他,觉得这个工作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因此没有认真对待,自己则跑去打桥牌了,等想起工作来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如此简单,工作需要推迟时间才能够完成,结果这让他失去了院长对他的信任,因此也让自己失掉了这份工作。这次教训深深地影响了李开复,这让他明白了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可贵和失信于人的痛苦,若干年后,当他走上管理岗位,一直以“言行如一,言出必践”的原则提醒自己。
“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在诉讼案期间最艰难的六十天里,面对质疑和困难,面对每天无故加身的负面新闻,甚至面对昔日好友的疏远和背叛,在巨大压力面前,李开复没有退缩,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正是这种身正不怕影儿斜的正义感和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使他在挫折面前能够从容不迫,坚毅平静,最终取得胜利。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李开复在谈到他喜欢的一部叫做《春风化雨》的电影时引用了里面基廷老师的一句话:“不要盲目地跟随他人,不要被信条所惑,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换工作之后,李开复依然追随我心,最终选择回中国,建立了创新工场,帮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创业,圆自己的中国梦,很显然,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价值。
“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我想,不管将来是否成功,都要踏踏实实地做最好的自己,我也相信,只要肯努力,认真地去对待生命,总有一天“世界将因我不同”。
献给那爱读书的人,生命将因读书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