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近春节,微信群里也热闹了起来,大家顺其自然地聊起了各自老家的习俗。
许久没见父母,各自心中也甚是有些想念。
只是一向活泼的姣姣今天情绪显得异常低落,@她,她说今年公司比较忙,过年就不回去了。
我和姣姣的关系最为要好,怕她想不开,就私聊准备想要哄她开心一下。
聊了两句才知道她原来并不是什么工作忙,只是单纯的不想回家。
“反正我妈她们也嫌弃我回去碍眼,干脆不回了。”姣姣说。
按姣姣的说法,这个“嫌弃”没有其他含义,就是字面上的解释。
嫌弃:近义词嫌憎、厌恶、嫌恶,表示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姣姣说去年回家,没赚到什么钱,带给父母的东西比邻居家同样外出打工的同龄人差了好几个档次,整个年,父母没给她一个好脸色。
”初二那天吃饭的时候,我因为在房间里磨蹭了一会,出来后饭桌边连我坐的凳子都没有。
父母和弟弟已经开吃了,没人叫我,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凳子,她们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我劝自己别太敏感,可过完年临走时父母还是选择和我摊开了讲:每个月你寄给我们的两千块太少了,你表姐每月给你大姨至少四千块,你不能比她差。
我说目前自己的工作还没稳定,每月只有4千多块的工资,给不了你们太多。
我妈就一脸嫌弃的看着我:那你多赚点钱啊,还大学生呢,真是没用。”
姣姣苦笑一声总结说:“有什么我会想起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或者朱自清散文中父亲的背影。当我忘了亲情是什么样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些。
大概等我有钱了,很多事情才会有所改变,那时候我才能感受到所谓的亲情吧。”
就像黄渤说过的,当你发达以后,全世界才都是美好的。
02
姣姣的故事,有让我好好思考一番:这世上真的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吗?
这是一个比较大胆一点的思考,因为当我得出那个答案时,就知道肯定会有99.9%的人来反驳我,说些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之类的话。
但暂时克制“父母至上”这种固有思维,我们随便找些事例还是能够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
2018年12月,一段不到四分钟的虐童视频在网上流传。八岁的小女孩被母亲揪起头发往地上摔,被刚下班的父亲拿起拳头往身上砸。比他更小的弟弟也在扇她的耳光。
2018年2月,广西一父亲因为女儿拒绝跟自己回家,便把女孩绑在摩托车后一路拖行,并不时用细棍抽打女儿头部、背部。
2014年4月,上海一对夫妇因为琐事争吵,妻子无处发泄,一把抓起旁边哭泣的8岁儿子,砍掉了他的三根手指。
2019年8月,山东的一位母亲因为7岁女孩吃饭慢,便拿起一根铁棍对女儿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殴打,小女孩因此丧命。
... ...
我盘点这些极端事例,不是要推翻“父母爱孩子”这件事,而是想探讨一下“父母不爱孩子“的可能性。
我更愿意相信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有这种本能,这世上还是存在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0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儿防老”是特别有意思的一句话。
一方面这句话是重男轻女的根源之一,因为儿子是用来防老的,女儿终归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几百年来,导致父母对儿子的爱要远大于对女儿的爱。
另一方面,这句话竟然把养育孩子这件事变得市侩了起来。
父母养儿子不再是因为那缘于血脉中不可名状的亲情,养育孩子,是为了要防止自己老无可依。
这就把养育孩子变得像是个投资,我现在养你,老了后就一定要得到回报。
当然,父母养育孩子,不可能是一句“养儿防老”就能概括的了的。
就拿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啃老族来说吧,30、40来岁的儿子啃着60、70岁老父母的家庭不再少数。
若养育孩子真的是一桩生意的话,那这些父母早该及时“止损”了,也不会累弯了腰还在仍由子女趴在自己身上吸血。
但就像我一直认为的,人生百态,什么样的人都有。
那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批父母把养育孩子当成了投资?
没有那么多冥冥之中的血脉联系,父母子女终究只是一种关系而已。父母养你,父母对你好,只是为了让你以后可以赚更多钱来报答父母。
当你赚的钱不能让这些父母满意的时候,那么就无需什么伪装,他们会给你脸色,他们会毫不客气的嫌弃你。
就怕在那一分亲情之下,藏着九分的自私。
04
《战国策·秦策》中的苏秦曾感叹: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贫穷的时候,即使是父母也不拿自己当儿子来看待。富贵之后,同家族的人都会诚惶诚恐。
你的父母,其实也嫌你穷。
这句话可能很残酷,也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但有时候,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