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三四年前有一本书挺火的,叫做《哈佛凌晨四点半》,讲的是中国学校里学不到的成功秘诀。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关于图书馆和读书,简而言之,就是下面这幅场景:
凌晨四点半,哈佛图书馆,座无虚席,灯火通明
就餐时间,哈佛学生餐厅,边吃边读,边做笔记
等待就医时,哈佛校医院,安静祥和,阅读记录
任何时间、地点,都会有倒头就睡的人,太累了
书中简述,如果你想要成功,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素质:
1、要立志,还要趁早,正确认识自己,理清读书的目的与意义,做十年后的自己,为了自己未来的规划而努力奋斗,不盲目,不盲从,认准了目标就努力前行。还有那一句著名的:只要开始,就不算晚。
2、要勤奋,与常规思路相反,懒惰不但不会是你更加轻松,反而会耗尽你所有的精力,与其任凭其浪费,不如潜心去研究些什么,把精力集中在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能够打开成功的大门。
3、要自立,一个人的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为你的成长而买单,自己想要做到什么程度,那就努力去做到什么程度,不要想依赖别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有自己的主见,并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会下水,就永远学不会游泳。
4、要自信,去做任何事之前,都请给自己一些信心,没有信心的努力总会欠缺一些正面的自我肯定。心理学上讲,自我暗示是一股很强大的能量,若是能够合理利用,还真没什么事儿做不成。
5、要冷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情绪,但是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没办法掌控,又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冷静的思考会帮助你更理性更全面的思考,焦虑与紧张只会让你更加手忙脚乱。但人力有时穷,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改变不了的。正确区分两者。
6、要乐观,很少有人能够生硬拒绝一个面带微笑的人,积极进取,前方总会有自己的路。认识自己的优点,每个人其实都很好。善待自己的缺点,缺点其实没有那么糟糕。不与别人攀比,与昨天的自己比,让明天的你超越今天自己。
7、要沟通,身边的人在某个特定的时机都会是能够帮助你的贵人,善待他们,兴许会在不经意间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善于倾听,宽以待人,学会信任、宽容和原谅。
8、要谦逊,学会给自己归零,学海无涯,永远不要在知识方面感到满足,求知欲是非常宝贵的,而态度更加宝贵,唯有低下头来脚踏实地,才能更深入地获得理解和认知。
9、每一个哈佛学子都应该带走的品质:热忱、专注、责任、自律、诚信、尊重、细节
10、不抛弃,不放弃,在绝望的境地坚持一下,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敢于创新、懂得感恩、学会选择、坚持锻炼。
哈佛我没去过,但是在赴美期间也接触了很多的外国大学生,也亲眼见到了所谓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的震撼。
时间是凌晨3点半,第二天教授要我把论文按时上交,结果拖延症使得我一直拖到凌晨才完成,揉着惺忪的睡眼,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一步走向打印室。学校的布局是这样的,每一个宿舍都以一个独立的打印室,每一个教学楼的每一层也都有一个独立的打印室,只要用学生卡滴一下,就可以免费使用10美元的额度,多出来的需自己补齐费用。推开门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里面竟然几乎坐满了人,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做着自己的事儿,除了键盘的敲击声,就是打印机往外送纸的嗡嗡声。我吓坏了,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到这一刻为止,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万没想到,在凌晨的夜里,居然会有这样的一幅画面。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打印完论文,我就默默地退了出去。
还记得刚到美国的那几周,每到周末就会发现学校的停车场空无一车,整个学校也很难见到学生,后来有次上课问到了这个问题,才恍然大悟,他们说平日里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上课,周末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既然学了,就好好学,休息就好好休息嘛。
5点半起床已经有几个月了,每天清晨都会看到一些大爷大妈在晨走,打太极,练剑,还有打回力球的。他们的时间很固定,晨走的那一批5点45就会出门,打太极、练剑的那一批基本上等我练完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们才慢悠悠地走出来。时间长了,每天好似只有看到他们之后心里才会平静下来。虽然目的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年龄也不一样。但是好像知道有她们,就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了。
这世界上一定有跟你一样努力的人,再努力一点吧,不要等到遇见他/她的那一刻,才会很懊恼。
想到在某个角落有那么一些跟我一样的人,就真的就没那么孤独了。
杨胖惯例:感谢您能够读完,谢谢您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