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情况,新做法
繁杂的事务占据我们的大脑,想要变得从容不迫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我理解的方法如下:
001清空大脑,把所有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列出来。
大脑不堪重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所有困扰自己的事情都值得列出来,它们是自己的“材料库”。是自己对人生的横向管理的依据。
002找到根源,把所列出的事情都认真思考一遍理解自己的初衷。
是什么让自己的“材料库”里有这件事情,从而使得自己格外焦虑。找到根源也就找到了归宿。这种目标感能让材料归在合适的文件盒中,方便自己决定自己是否真的在意这样的初衷和其产生的价值。
003思考行动,把所有值得做的任务细化成可执行的行动步骤。
大脑一直拿我们脑中的材料没办法是因为它仅仅是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个具体可执行的行动。纵向管理就是要把所有值得做的任务进行步骤的细化,转化成“下一步行动”。这样就可以把大脑腾空,集中精力去做具体的事情,亦容易达到心流模式。
高效行动,简单生活的雏形就是这样,所以,“清空大脑-找到根源-思考行动”三部曲是当下最该做的事情。
第二章 横向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生工作、生活,具体到如何操作,但只是大体的框架,后面还会细说。
001横线管理工作流程包括五个阶段:收集信息、处理决定下一步行动、有效组织整理、回复确认下一步行动方案、行动。这五个阶段并非要一气呵成,集中精神分开处理会更加高效。
002收集:一切未尽事宜。用尽可能少些的工具,并保证定期清理收集工具里面的内容。
003处理:确认收集到的东西是什么,分别处理。分为:
1.不需要采取行动
(1)垃圾丢弃
(2)将来/也许清单备忘
(3)参考资料
2.需要采取行动
(1)2分钟之内的事,立刻完成。
(2)指派他人的事,等待他人完成。
(3)需要较长时间的事,指定完成时间或确认要尽快完成的行动。
004组织整理:
项目清单-需要较长时间的事;
日程表-指定的具体时段、时点需完成的事;
下一步行动清单-具体行动提示;
“也许/将来”清单(备忘录)-未来想做的事。
005回顾:做到彻底、清楚、实时、完整。
回顾所有收集和加工处理的材料;
回顾整个系统;
更新各类清单。
006执行:
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情境-可用时间-可用精力-重要性);
评估每日工作的三分类法(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安排新旧整理工作)
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5万英尺:人生-4万英尺:3~5年展望-3万英尺:1~2年目标-2万英尺:责任范围-1万英尺:当前项目目标-跑道:目前的行动)
按如上步骤梳理工作和生活定是有秩序的,但刚开始可能不是特别好掌握,可以从最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开始练习,我认为几个清单的熟练和回顾是开始阶段必须学会的。
第三章 纵向管理:管理项目
将精力聚焦在某个项目上,即纵向管理。
001自然计划法:
1.定义目标和原则
目标(动机):(1)界定成功(决定投入程度);(2)建立决策标准;(3)调配资源;(4)激发动机;(5)阐明重点;(6)拓宽选择
原则(监控手段):(1)减压;(2)为行为提供清晰的指导
2.展望结果(蓝图:聚焦-网络激活系统-阐明结果)
步骤:(1)朝前预想工作情况;(2)想象成功场景;(3)捕捉有助于成功的信息
3.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捕捉想法-分布式认知)
技巧:(1)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2)追求数量、不求质量;(3)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地位
4.组织整理
步骤:(1)明确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2)整理分类;(3)构成因素;(4)先后顺序;(5)重要程度;(6)足够详细的描述
5.明确下一步行动方案
002自然法vs非自然法vs应激法:
1.自然法是好主意的前提(集思广益)
2.非自然法是自然法的倒叙(先分后总,容易陷入细节)
3.应激法是临时抱佛脚,最终还得回归自然法
应对项目的自然计划法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个人认为,先明白目标是关键,占到整个方法重要性的80%。接着是幻想结果对自己渴望达到目标的一种现实刺激。然后开始天马行空可以达成目标的方法,越多越好才有助于找到最好的策略。最后就是整理和行动了。整个过程非常简单,是框架逻辑化的行为流程,对任何人都有指导意义。
第四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这一章主要是一些实操内容,需要掌握的只是几个基本原则,剩下的更关键的是行动,用行动让自己的办公系统更加清爽、高效。
001断舍离:利用双休日,搞定工作区。
说白了就是清理存货,建立新的办公环境体系。双休日具有整块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效率会更高。
002多系统对接:务必在工作环境以外的地方,如家里、旅途中建立自己的办公环境,随时可以无缝对接,高效工作。
003随手调阅:利用所有工具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快速的找到资料。要注意平日的小动作积累,不要乱放。每月来一个整理日,将东西确认梳理一次,时刻保持清爽,促进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