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患上了“有用病”

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人们都患上了一种“有用病”。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老师和家长这样教育:

学习,有用的学之,无用的弃之;

朋友,有用的交之,无用的弃之。

马云是中国的预言家和战略家,曾语出惊人:“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现在才明白,真正让人有所成就的都是那些“无用”的东西。

尽情玩耍的年龄,玩是最该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却让我们学习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

马云在那个年代做了两件“无用”的事情,一是学英语,二是看武侠小说。

英语让他交了澳大利亚的朋友,让他在20岁有机会出了国门,让他有机会接触了互联网。

看武侠小说,让他懂得了做人要讲义气,没有义气他不可能吸引那么多能人志士为他出力、出智慧。

世界上最“有用”的东西,往往都是“无用”的。

老子曾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依相存,世间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有大用。

有用之物是水,无用之物是源;

有用之物是雨,无用之物是云;

有用之物是枝,无用之物是根。

无用之物就像数字0,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但零的位置决定了数字的大小。

让世人崇拜的苹果之父乔布斯,从斯坦福大学辍学,放弃了自己的“有用”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体,怎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

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和“浪费时间”的举动,在他十年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乔布斯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哪怕别人说这些知识“没用”。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一个特例罢了。

可是它却结结实实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大量“无用”的知识是由不在乎它们是否有用的人积累起来的,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用学过的无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好像乔布斯用字体的学问,打造了苹果王国一样。

马云和乔布斯的故事启示了我:

所谓有用注重短期效益,

而无用却关系长远影响。

实用之用只可短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切割东西的是刀刃,刀背似乎无用,但是没有刀背,又哪里有刀刃?

种庄稼必须留下足够的空隙,空隙不打粮,看似无用,但没有空隙也就不会长出庄稼来。

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无价之宝。

而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是不可能的。

让人闲着,对那些努力的人来说就是无用的。

但是创造力就恰恰跟无用的事联系在一起。

比尔盖茨为了让微软持续保持领先,1年总有1到2次“思考周”,什么都不干,专心思考微软的未来。

马云也说,他一天有六小时思考未来。

总有人觉得思考未来是无用和扯淡的事。

我们有时候会很无聊,其实无聊的时间最宝贵,它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拥有的所有好处。

无聊是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无聊的时间,只要一无聊,就会下意识地就拿起手机来,无聊就被填满了,看个微信瞎搜一番,“无聊”就没了。

无聊之中所临时诞生的某些千奇百怪的、天马行空的创意都消失了,甚至“无聊”本身也消失了。

“无聊”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母体,而我们现在连给它时间的可能性都没有。

白岩松曾经说:“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

他说:“服装有用的功能是什么?保暖和遮羞。如果要是满足它有用的功能,去个小商品市场,100元一身,拿下。

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10000都拿不下,这9999花在哪儿了?花在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觉、样式。世界上最贵的东西是文化。”

原来我认为哲学是最无用的,但后来经过学习和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喜欢研究哲学。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一位哲学家说的好:“我讲的东西,对于你们要训练的技能确实毫无用处。但有一点可以向你们保证,学完哲学,你们就能更好地评判是非和辨别真伪。”

这个世界,那些看似“无用”的人,都创造了世界。

小混混刘邦、编草鞋的刘备、吃不上饭的朱元璋都当了皇帝。

吸毒的乔布斯、爱打仗的马云都改变了世界。

为什么?

都是他们身上我们认为“无用”的东西太多了。

真是“无用”创造了“有用”的价值。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

世间许多“大用”,恰恰是从那些看似无用的事体中衍生出来的。

成就大业的人,都会做人,都会用人,都会吸引人,这些老师和家长从来不教我们,认为 它没有用。

正是这些我们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最实用和最宝贵的。

事实上,所谓无用的知识,不过是我们不知其有用之处,又或者我们并没有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等级。

愚笨的人往往只眼盯有用之物,真正的聪明人才懂得无用之物的奥秘。

小时候就知道一句话:“工夫在诗外”,那时候不明白,现在明白了,除了努力学习外,还要学习“学习以外”的无用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与你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是小哈公社约稿 亦是大话君对SAP的一番freestyle 仅代表个人观点 任何的巨变,都是从不起眼的细节开始...
    小哈公社阅读 3,526评论 1 4
  • 願用辛酸時光/換來久違感動 在驕傲時/感謝你榮辱與共 縱使世界/沒有不停的風 我亦在風起時/便祈禱彩虹 尤記得當日...
    jean_en阅读 968评论 0 1
  • 笨笨改名啦!就叫九五吧。不,小名叫笨笨,因为啊九五刚到家的时候就自己不小心被粘在粘鼠纸上了,粘了一身胶,于是左思右...
    文化之旅阅读 2,224评论 0 2
  • 不知不觉,我变得和周围人一样,习惯用沉默掩饰自己,羞于谈及现在的生活。曾经热血张扬的少年变得畏首畏尾、庸碌无为。昨...
    sorrowsorrowme阅读 6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