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置顶的偏题复盘: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手写灵感让我的灵感更丰富

写在前面:为什么我称之为偏题的复盘呢?

既然在读《复盘》这本书,那么阶段性的小结是不是要尝试着写一篇呢?

吾日三省吾身。我也需要时常自省、内观,以便改进。恰逢我来简村一周了,文字写了9篇,打算在第十篇做个小结,期待自己能够“逢10进1”!(这个就是以后的复盘总标题啦)也希望自己能够分享出于简友们有用的心得,于是有了如下的偏题:

我的偏题过程


《注意力》里面有一句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记笔记能够帮助你从课堂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认知科学中的新学派自身认知理论认为,由于我们的身体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脱离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孤立的而孤立的去理解认知。

我们手写的动作是一种身体行为,让我们的手与笔、本子产生了更多的关联,增强了我们的记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别人家的老师在黑板上手绘解剖图总是令人无比羡慕,也解释了为什么学霸笔记总是令人惊艳。(话说上学的时候,我的笔记也曾经供同学们参考,骄傲脸,不小心又跑题了。)

此外,“电子书or纸质书”也是人们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选择题。我们想看的书太多,到底是选择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呢,其实各有利弊。从自身认知理论来看,如果我们使用纸质书,我们会有手与书的接触,有翻阅的动作,有画线的动作,有记笔记的动作,所有的身体行为都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与书本的链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


本来打算梳理一下这周写的文字类型,灵感来源何地。既然这一篇偏题的比较厉害,就单独一篇啦。

本人非某某学专业人士,只能梳理学习总结。欢迎朋友们交流,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