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传统文化之于现代,在于寻找一种价值和信仰,为现代人提供精神的栖居地。
人,非只为生存,也非只为名利二字,无论在恶劣的环境不能吃好穿暖,还是在温柔富贵之乡,都有对人对事的终极拷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为了什么!?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过: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趋利,如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当无所不用其极。看宋朝的奢靡之风,竟然发展至笑贫不笑娼,以至于衰亡。可见,价值观的沦丧带来的是离散的社会。
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但精神却没有跟上步伐。成功的价值单一得可以直接用钱来衡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或是已经被遗忘,或是丧失,唯利益论和金钱论的弊端到处显现。出现了诸如毒奶粉事件,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讹事件等等。无精神价值支撑的发展犹如无根之大厦。
而比之国外,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无法适用教义在社会建立除法律以外的社会规范。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诸子文化,不仅有关于社会道德伦理体系构架的论述,更有关于人的终极价值的哲学思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中。
在我的理解,仁者爱人,义者助人,礼者让人,智者达人,信者诚也。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于今人易于接收,可重塑价值观体系,可筑牢发展的根基。
只要我们信奉这一理念并践行他,人之价值在此实现,文化就此形成,有根基、有底蕴的和谐社会不远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