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基因的解码器

你知道人体基因的密码吗?那些决定着人的类生老病死,或健康,或美丽,或年轻,或衰老的秘密是什么?是遗传基因?是基因突变?是基因缺陷?还是正常基因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提到人体基因,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DNA,DNA分子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主宰着生命体信息的传递功能,同样也是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我们通常会运用基因检测来预防遗传性疾病,以及预测未来将会危及你生命的重大疾病,以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效果。

那么,了解人体基因密码是否只需了解DNA就可以了呢?实则不然。因在解析核糖体结构方面的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 2015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在其著作《基因机器》中写到:提到DNA,几乎每个人都会点头表示了解。我们都知道——至少以为我们知道——DNA代表什么。但提到核糖体这个名词,普通人,甚至大多数科学家,都会是一脸茫然的表情。几百万种生命形式没有眼睛也活得好好的,但是它们每一个都离不开核糖体。

而本书便是一部解析人类基因密码——核糖体,这个如同生命编码的中央处理器的故事。作者是一个印度移民、半路转道生物领域的物理学家,是一个既靠天赋也靠运气并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发展亲历者。他与众多科学家所破译出的蛋白质翻译的关键——核糖体,为开启人体基因密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部科学家的自传故事,也可以将其当作解秘人体基因密码的科普读物。就像著有《基因组》和《弗朗西斯•克里克:遗传密码的发现者》马特•里德利所述,核糖体结构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这个错踪复杂的微观机制位于一切生命的中心,主要由一种比DNA和蛋白质都古老的神秘物质RNA构成。

作者在书中以自身经历为起点,从入门核糖体到解析核糖体,再到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磨合、竞争、失败、误解等,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科学研究发现的整个过程。它并非完全式的科普,而是加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经历,让人体密码的解构过程看起来更加的真实、接地气。

拉马克里希南在解析人体基因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局外人”视角来还原核糖体的发现过程,并以科普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人体基因的秘密,探寻生命体基因变化的真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