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杨泽 第10本/100《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

看了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之后,将这本书列为本周重点阅读篇目。再去新昌参加“博赞思维导图认证班”之前将此书收入囊中,在旅途中将其看完。

不得不说,柳比歇夫非常令人敬佩,但是也许常人难以企及,原因在于他能够长久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将科学的严谨态度代入生活之中。换言之,人生与实践成为了他的研究对象。他能够将时间管理做到56年为一日,即使在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之后,也能够客观地记下悲伤与缅怀的准确时间。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但是,于我来讲,今年以来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明显增加了,有时候会感觉到手忙脚乱,感觉力有不逮。因此,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时间规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忙碌的生活,每天的时间是否真的花在了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每天做的事情有多少是和自己的目标与理想相关,每天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当我问自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茫然的。所以,当我看到柳比歇夫的人生经历之后,我打算重新规划自己每一天的时间。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展现柳比歇夫人生历程的时候,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方法。

例如:

开始,他只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下脚料,但后来时间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时间需求越来越大。

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提前规划好可以在零碎时间做的事情。

他通过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考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

不断反思过去的自我,反省自己可以有哪些改进。

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 他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之路。

客观评价自己,保持严谨性的同时不偏执,不苛求,不急躁。

最终,他形成了一套集时间记录,总结,计划于一体的系统化工作方法。这个方法包括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对于精力,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精力旺盛和低迷的不同状态去安排计划,安排事情。

除了时间管理,精力的管理也是是非必要的,状态好的时候进行工作往往是精力低迷时候效率的几倍。可以在低迷时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时间,他计算出一天可以用于工作的纯时间,用于去完成达到自己的目标。

强烈的目标感是成事的关键。

时间统计法成为了他生活的框架。

他在回答自己朋友的质疑时,回答:我习惯了这种方法,没有它,我什么也干不了。

胜间和代的书中,多次提到,要有自己的框架,我理解的是应该有自己的系统 ,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形成适合自己时间管理与精力管理系统。

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总结的几条规则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休息

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着看

睡的多,一天十小时左右

累人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是按他自己生活和身体的特点拟定的。他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

一切服从于生物学,凡是无助于此的,一概置之不理。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和满足虚荣心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家中失盗,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
    流金岁月ZMT阅读 180评论 0 0
  • 原以为忙忙碌碌就会淡忘 却不知不觉中思念变本加厉 好想好想好想跟你说 我真的好想你 没我的日子你是否有了别人 想告...
    鲛小水阅读 1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