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我在小学教语文(读书感悟)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在小学教语文,就感到亲切中有激励,再看到《我在小学教语文》这本书,因为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书名,所以就想品读它。

     

      语文课堂流出“活水源头”

      在序中有这么一段话:教师在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应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出对学生母语学习有益的教室课程来。统编不是要“统”成一潭死水,而是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价值,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让语文课堂流淌出“活水”“清水”“浩浩荡荡的水”。

      怎样让语文课堂流淌出“活水”,我想语文教师得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例如,对于汉字的教学。仅仅让学生认识要求会认识的汉字,学生就无法深层的感受汉字的深厚文化历史。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教师如果有汉字学的功底,在识字教学中,溯源,运用字理识字,那么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是不是就流淌出“活水”来呢?

        语文课堂渗透文体意识

      书中谈到:事实上,教材中的文本,文质兼美的很多,经典的也不少,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学得了无趣味,毫无兴致?根本原因不关乎教师的教学技巧与风格,而关乎教师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特性,尤其是忽文本的文体特点,更忽视了不同作家作品的不同风格。

      是这样的,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仅仅是点出课文的体裁。例如,在教学《白鹭》是也只是蜻蜓点水“本篇是一篇散文”而已,对于散文的体裁的特点,在教学中并没有凸显。自己目前的状态是,自己在备课时,关注到了教材的体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有意识地渗透文体意识。今后,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文学素养,让学生的阅读旅程在自己的引导下,伴随着对所阅读内容对文体的感知、体认,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语文课堂需要课程开发

          在第五辑“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中,由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到苏轼的《赠刘景文》、周敦颐的《爱莲说》、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张晓风的《行道树》和雾满拦江的《少年,丑就娶个美女吧》等;由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到鲁迅的《风筝》、朱成玉的《风筝的心》和王安忆的《风筝》……

          有许多文章,我并没有听过看过,更别说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我想教师要想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前提是一定要有丰厚的文学底蕴,丰厚的文学底蕴从何而来,我想就是教师通过阅读学习,开阔阅读视野,进而在语文教学中实践课程开发,“涵养灵魂有光的学生”。

          语文课堂需要学习实践

          不断学习,向网络及身边的名师学习,向书籍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在学习中,将所学用到教学实践中。

      努力做到“既着眼于个体幸福的追求,也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民族振兴的追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雷夫老师真可谓是一个全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教学中他总是用一个个小妙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章中,他提到为了让孩...
    春暖花开_e448阅读 239评论 0 0
  •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八): 怀着对教育的一腔热血,我踏上了神圣的讲台。一个学期已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在这半年里我...
    百合_1837阅读 220评论 0 0
  • 3.体检及炎症治疗方案落实 4.保险 2.股票买卖 1.准备1.21-----1.26的语文课程 (按照时间紧急程...
    兰岚Lillian阅读 242评论 0 0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57评论 0 5
  •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悠哉悠哉地看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尽管上学时...
    夜阑晓语阅读 3,836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