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财物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名利和丧失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就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越多,在失去时就越难过。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地保持平安。

这章主要讲自爱自重。名利、财货和身体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人应知足、知止,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为了财货放弃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了虚名不惜自贱其身,只会招致厌恶,所获得的虚名和荣誉也必将全部散去。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教人珍视生命,不要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二是教人“知足”、“知止”,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是自然的法则。只有知止、知足才能长久。

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追求健康有价值感地活着,而不是追逐名利。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殚精竭虑地去追求名利,就会危害自己的生命。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分追求而不知满足,也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因此,追求财富和名利要适可而止。

“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于看重名利和财富。要知足常乐,不可无限制地去追求名利,否则就堕落成贪婪之人了。老子在这里所阐发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建立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这与“苟且偷生”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当人们面对名利和财富时,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指的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这一行为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付出惨重的代价。“多藏”指的是过度追求财物。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不仅违背道德规范,甚至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得到的财物与失去人格尊严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处世观。我们常说物极必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比如,人们常说一句话:真理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谬误。这话一点也不假,这是经过实践论证而得出的结论。知足就会少一些耻辱,所以说知足是明智的;知道适可而止方能长盛不衰,所以适可而止是有大智慧的表现。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其本身就是很多偶然因素的组合,我们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是多少个分散的细胞,兜兜转转聚在了一起,重新组合,成为了现在的我这个生命,不用尽全力地活着,怎对得起这千转百回不放弃的细胞生命体?

所以在声名利禄之前不迷失了自己,知道知足常乐、知止不衰,顺其自然活到生命的那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个更...
    zorogan阅读 674评论 0 0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释】 名声与身体...
    象浦阅读 489评论 4 19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
    溪子百家阅读 167评论 0 0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套马地汉纸阅读 912评论 0 1
  •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形图阅读 333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