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说:
“我回家去。”
宝玉笑着说:
“我跟了你去。”
千言万语不在多,而在真。
黛玉说:
“我死了。”
孩子话。
宝玉说:
“你死了,我做和尚!”
点情僧之结局。
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
“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不是数着当和尚的遭数吗?为什么宝玉这回一说当和尚,黛玉就如此表现?
黛玉第一次说起和尚是刚过来的时候:
“听得来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也没人理他。”
也没那么反感,怎么宝玉这样说,她就变成这样,又不知道哪里造次了,以至于让宝玉后悔,脸上红胀起来,甚至低着头不敢则一声。
又说幸好屋里没人,紫鹃去哪了?
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难怪)也说不出来。大家看黛玉接下来怎么做的:
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擦眼泪。
不是我想的黛玉。
结果是宝玉也“不觉滚下泪来”,好像两人什么也没的说,就哭吧。接下来是这样的,宝玉:
“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檫。”
怎么觉得像贾环的动作。
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怎么做呢?
“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是原谅了?还是没有原谅?
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林黛玉一只手(这个动作可从来没有过),笑着说:
“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同你往老太太跟前去。”
去干吗?让贾母放心?如果这样,贾母也就不会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了。
黛玉却将手一摔,说:
“谁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的,还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道理也不知道。”
我想起来宝玉给黛玉在葬花时候宝玉的那一段,或许大家能发现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