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叫嚣中国的腔调又上升了!美国政府官员、“旋转门”里的精英学者们围绕“中国威胁论”,又发明了一个新词“锐实力”,指责中国通过锐实力谋求全球或地区的领导话语权。
的确,话语权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通常,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果想要有话语权,往往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实力不断变化的过程。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当局者,我们有时无法看清自己具有哪些实力或者需要培养哪些实力。作为旁观者,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教训往往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尽管大多数充斥着“炒作”。截至目前,美利坚合众国在不间断的叫嚣中,总结出了实力的四种形式。
1.锐实力(Sharp Power)
“锐实力”这个词是由华盛顿的智库——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简称NED)所创造的。2017年12月5日,该基金会发表了《“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NEW FORUM REPORT》,即《锐实力:上涨中的专制主义影响力》主题报告(英文版下载地址链接:https://www.ned.org/sharp-power-rising-authoritarian-influence-forum-report/),报告长达156页。报告指出,锐实力就是中俄两国花费巨资以分化、干扰与操纵等所谓的非常规手段,在国际上推展文化活动、学术与教育计划、投放媒体广告等,以影响和塑造全球舆论和认知。
“锐实力”的概念没有停留在NED报告,2017年12月14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随即以此做了封面专题。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尔也撰文讨论“锐实力”,称之为“信息战”。可以说,这个名词集中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影响力扩展方式的不满、警觉与反弹。中国学界相关人士认为,这一概念的推出和随后的炒作,体现出西方知识界、学界和精英阶层在面对全球变局时的焦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其全球领导权可能会“旁落”的担忧。
2. 巧实力(Smart Power)
巧实力不是巧克力。“巧实力”一词由美国学者苏珊娜·诺塞尔于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的外交目标。2009年1月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听证会上使用了该词,提出要通过灵巧运用可由美国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种手段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
3.软实力(Soft Power)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利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发表的文章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即“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
4.硬实力(Hard Power)
也是由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定义为:一国利用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强迫或收买其他国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