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件,在两个人的关系当中,即可以把一些看起来并不是矛盾的矛盾无限的放大,又可以把一些实实在在毛病隐藏的很深。
其实如果冷静地想一下,这也很好理解。首先当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性格的人突然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一方认为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会被另一方当做异想天看。
二十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及接受的文化熏陶,怎么可能说改就改。
并且,在婚姻开始后,两个人往往会不再带着应对社会的面具,连身体都可以赤裸相见,为什么还要在行为、语言上加上那么多的修饰,所以,坦诚的面对,造就的后果就是让双方本身的差异碰撞的更加激烈。
矛盾就此因背景的不同而产生。
婚姻当中的背景,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出身平寒并非就是低俗下贱,出身高贵并非都是知书达理,但是就是因为出身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的个体的局限性,使得在对待某些事情的看法上,截然不同的出身,却有着惊人的一致。
《人民的名义》中的梁老师,和《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一个高官子女,一个卖菜家的孩子,但是婚后对待丈夫的家人却表现出同样的鄙夷和不屑。
当我们用圣人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对这样的表现提出批判,我们认为梁老师是小姐脾气,我们认为李宝莉是小家子气。
但是当看完《万箭穿心》之后,你很难再对李宝莉表现出道德的居高临下,因为她所付出的一切似乎是平常人所根本做不到的,丧夫十年,用一根扁担,来养活婆婆和儿子,。
当你逐步了解李宝莉之后,她对婆婆刚进门时候的厌恶似乎就能够理解和宽容,一个从小没有安全感以及温暖家庭概念的女人,当好不容易能够有一个独立空间的时候,自然不希望有除了丈夫和儿子之外的第三者打扰。
并且在菜市场长大的她并没有学会如何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意见,大嗓门以及摔门已经是她最好的表达方式。
抵触婆婆和她们一起生活,并不代表着李宝莉是一个没有孝心的人,在影片中,李宝莉用一吉之力,照顾老小,直到儿子考上大学。
这时候婆婆的话似乎最能证明李宝莉并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这么多年,你的不容易,我都知道。
这种理解往往只有天命之年的老人才会更多的懂得一些。
同样,在另外一个维度来说,《人民的名义》中的梁老师对祁同伟的家人也并不是因为她本身有多么坏,同样也是因为局限性。
在蜜罐中浸泡的梁大小姐,当面对一帮从从村来的亲戚的时候。她是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的,想个理由打发走已经是她能够做到的最好方式,
背景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似乎是婚姻当中无法改变的一个鸿沟。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哪有那么多的门当户对,即使是家庭条件的近似,从小所处的环境以及教育还有周边交际的差异,都会让背景的差异无限制的放大。
回到电影,正是因为这样的婚姻背景局限性,李宝莉收获了一个悲惨的婚姻,在影片的开头二十分钟内,李宝莉看起来犯了婚姻中妻子的所有不应该做的忌讳。
不给丈夫面子,对待儿子粗暴,对待婆婆冷漠,在影片中马学武的出轨都看起来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并且能够让人同情及理解,而马学武的自杀更是让观众对李宝莉的斥责到达了顶点。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尖酸刻薄的武汉女人,但是当影片结束之后,作为一个妻子的李宝莉已经消失在荧幕之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李宝莉却有了不一样的一面。
李宝莉几乎涵盖了独立女性的大部分优点,自信、吃苦、善良、有活力,当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她所展现出来的是令人值得敬佩的,甚至喜欢的优质特点。
然而正如影片中表现的那样,这样的特点,再加上李宝莉的确拥有的缺点,在婚姻当中无限的放大。
她的自信让她以为可以牢牢掌控自己的丈夫。她的吃苦成为了她在心理上压倒丈夫的根源,而她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来的活力更是让丈夫无所适从。
就是这样背景的局限性让你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女性遭遇到了婚姻生活的痛苦,悲剧就此产生。
初次看小说是七八年前,其实小说中李宝莉悲剧色彩更加重一些,相反我到觉得电影中的李宝莉更加真实一些,比小说里面更加接地气一些。
这里面既有编剧的功劳,也有演员颜丙燕的功劳。
颜丙燕是一个非常善于刻画小女性、大女人的演员,她饰演的角色多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但是这样的小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巨大能量,尤其是在性格上多是不折不扣的大女人。
爱情的牙齿,万箭穿心,盛先生的花儿三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均是如此。
同样出色的还有电影的镜头,大概是纪录片导演对这样真实社会还原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所以虽然拍摄时间并不太久,不过影片所展现出来的90年代的社会场景却真实有力,简单甚至到平淡的镜头,反而更好地表现出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
值得一看的电影。
八音先生
喜欢电影吗?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