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你眼中的“日行一善”,是他人眼中的“又碰到个傻子”

4月19日,也就是前两天,安徽合肥一家饭店出现了这样一幕:

一位60岁的老人进入饭店,向店内顾客掏出微信付款码,并向顾客乞讨5元,之后,还要求查看转账记录。

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甚至于我们对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今天,我还是想要和大家一起谈谈我个人对于这件事看法。并以此为引,来谈一谈“职业乞讨和职业碰瓷”。

60岁的老人...好像不能过多苛责,毕竟,他好像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但这,好像也并不能成为“职业乞讨者”态度强横、理所应当的理由。

为什么会出现“职业乞丐”?

答案好像呼之欲出,就像是我问你:“为什么前几年大街上有这样多身体残缺的孩子在乞讨?”一样。

“职业乞丐”出现的原因无非就那么几个:

1.好吃懒做,不想工作;

2.靠耍耍嘴皮子卖惨就能得到的不少的钱,比别人辛苦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3.自认为是商机,反正脸皮也没啥用,赖人家人家还能不给?

而那些大街上身体残缺乞讨的孩子,就极大可能是被更加恶毒的这种人拐来的、抢来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那在我看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漠视!当然,可能这样说很多人会觉得我很没有社会责任、我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

但我想说的是:可能在你眼中的“日行一善”,是他人眼中的“又碰到个傻子,真幸运啊”。

他们为什么长期存在?因为有利可得!

我还记得之前有过这样一个热搜——城管跟在职业乞丐身边,放着“我有几套房子,我比你有钱”的音频(好像是在重庆)。

他们并不是缺钱,他们是以此为职业来赚钱。甚至,他们可能比工作了几年的你更有钱。

他们只是想要利用他人的善心不劳而获,积少成多。

职业碰瓷也是这样,只不过,相比于职业乞讨,他们更“危险”。

可能技术失控,变成真伤;也可能被识破,敲诈欺骗。

当然,他们的效率也更高。成功一单,可能是职业乞讨十几天的“工资”。

他们利用人们的不想惹麻烦、不想闹大、出事的惶恐等等情绪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劳而获。

而这,也就是前几年,网络上出现过“扶不扶”的话题大讨论的原因之一。

扶?安心、但怕被人讹上;不扶?自己良心过不去、万一真出事呢?

职业乞讨和职业碰瓷就这样成为了讨人嫌的两种“职业”。人们都避之不及,希望自己别碰上。

当然,我也真心希望,有困难的人能够被及时扶助。基本保障日益完善的今天,职业乞丐难以获利。希望有一天,我们不会再有“扶不扶”的疑问。

今天就聊到这里,我是芝士片,欢迎您的关注,期待您下次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新闻里的故事 昨天刷新闻,四位大学生趁着张惠妹在长沙开演唱会就打算做点兼职挣点小钱。她们把批发来的荧光棒等一些...
    叶糖糖阅读 2,238评论 0 10
  • 今天终于在外交部的例行发布会上看到了耿爽对待澳洲所谓的乞讨中国大妈的相关回复。 绝不袒护! 耿爽表示 中国驻墨尔本...
    生如稗草阅读 289评论 0 1
  • 6.28 晴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来烟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走到我的面前,皮肤黝黑一脸皱纹,把一个旧的...
    冯小花阅读 284评论 0 1
  • 这周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这可让我犯难了,因为在学校,我做过的最大的好事也就是借同桌一...
    准备摇滚阅读 433评论 2 4
  • 从古至今,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这个职业始终存在。 在遥远的旧时候,乞讨是因为收成不好,或者遇到变故,日子实在难熬,只...
    悠悠绘娴阅读 1,9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