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妈妈觉的你冷了,你就冷了。
有一种饿,妈妈觉的你饿了,你就饿了。
有一种病,妈妈觉的你病了,你就病了。
妈妈,在这里好像成了一种罪名。
因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都是妈妈的时间大于爸爸的时间,所以妈妈对孩子影响也更大。
妈妈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爱好,甚至付出生命。
妈妈的爱很伟大。
但是任何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
这是自然法则。
是一种平衡,不会因个人意志而转移。
妈妈的无我式付出,就会无意识的想尽办法,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另一个我。
一个内心自己想成为,又没有成为的我。
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优秀的,成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而没有看到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符合孩子的成长模式。
如果孩子天性是内向而温和的,妈妈不接纳这种性格,就会费尽心机的去改造孩子,让他成为妈妈心中理想的样子。
反之亦然。
强扭的瓜不甜,强拔的苗不长。
在没有尊重天性和人性的前提下,结果都是悲哀的。
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
而一种盲目而非理性的爱,会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长大了,他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活着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容易失去对未来的好奇心,对工作的创造力,对爱生活的能力。
犹如提线木偶般的活着。
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到来,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如何与机器PK 。
在智能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想要让孩子不被时代抛弃,那就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一个有爱有灵魂的自己。
而不是简单的听话照做就可以。
接纳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与我们有关,又与我们无关。
只其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祝福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活的真实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