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呀,如果没有文字记录的提醒,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在读书打卡社群已经坚持了一半了,读书似乎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动作。就像洗脸刷牙一样自然。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叫做《时间管理七堂课》,作者是秋叶大叔。第一次知道他的时候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提到过他的名字。很奇怪,他为啥叫大叔。我上网一查,意外发现他ppt做的超级棒。立马买了他的课,学起来,真的是收获非常大。看他课时间长了,发现这个男子真不错,多才多艺,而且特别真诚,虽然没有现实中见过。渐渐的开始喜欢上了他,于是乎,赶紧查查他还有啥作品,准备好好的了解下,有点爱屋及乌的感觉。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本以为是一个什么心灵鸡汤之类的。讲的内容和其他书也应该大同小异。后来想着反正也没什么事,那就读读吧。不知不觉把它读完了,感觉收获还是可以的,如果按类型分的话,它应该算是工具书吧。读完之后大概知道在管理时间方面其实有非常大的学问,不单单是做好规划还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目标,以及碎片时间。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从七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如何最好规划,有利于我们做时间管理。
一、目标管理
如果说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他做什么都会漫无目的,懒懒散散。就像书中的一句话说的,一段时间没有特别目标的话,那么这段时间大概率会被浪费掉了。所以说一个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就像在海上航行一样,如果没有目标,那么就会在海上随意的飘着,随便一个小波小浪,都会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危险。
一个好的目标也是非常有学问的,要遵循smart原则而且要和我们人生九宫格息息相关。确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这个目标是否对我之后的生活有影响。这个目标呢,不能是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必须是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同时在实现目标时尝试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和人脉相结合,让目标发挥最大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目标时,不要贪多,一次只完成一个,然后逐渐的增加难度。
在目标管理这块,我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坚持学习英语和健身。虽然不能达到专业水平,但是这个目标会一直督促我每天学习。
二、情绪管理
其实有时候时间管理不好,跟我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情绪宣泄上,却忽略了情绪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案例,作者在晚上吃饭后安排了一系列满满当当的工作。但是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不给力,把粥给弄洒了。这个时候作者其实内心也是非常崩溃的。他很想打孩子一顿。但是把孩子打完之后还得花时间去安抚他花的时间会更多。这个时候最明确的做法就是赶紧把洒的地方擦干净,然后盛一碗新的粥喂孩子。后面的工作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仔细想一想,类似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其实有非常多。往往在那一个点,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这一章节,他还介绍了八种非理性情绪,这些也会削弱我们对时间利用的能力。
8种非理性情绪分别是:
1.需要被赞赏
2.过高的自我期许
3.过度担心潜在的后果
4.不自觉想逃避责任
5.习得性无助
6.情感依赖
7.害怕被孤立
8.惰性
三、精力管理
精力呢,是实现目标的助推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他每天精神满满的。跑步锻炼,读书,参加社区,似乎每件事情,他都能参与其中,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好,那么他是如何做好自己的精力管理呢?这一章节作者介绍了要认识自己的身体原理,提高睡眠质量,能够快速恢复精力。换句话说,掌握自己的精力节奏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时间能够有高效的产出。让我想到他的另外一本书《写作7堂课》里面提到一个故事。一个诗人常常在写诗前都会蒙头大睡一下,然后起来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睡觉,而是在心里打腹稿。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精力最旺盛。了解自己的精力状态,对于高效完成工作也非常重要。
四、日程管理
借用书说中的一段话,一件事没有做,这是第一大问题,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是第二大问题,由此可见日程管理,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琐碎的事情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往往一天忙下来,累的不行,可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作者用石块装杯法来比喻我们安排日程管理。杯子就像我们的日程表,大石头代表我们大目标。鹅卵石代表实现目标的小目标,沙子代表琐碎的事情,水代表碎片时间。那如何把这个杯子最大限度的装满呢?那一定是先把大石头装进去,其次装鹅卵石,装沙子最后装水。如果第一步就先装了水,那么后面就没有什么容量去装大石头了。在我们每天做计划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先把最重要的目标放在前面,因为一天的开始精力也是最旺盛的时候。在这章节呢,还讲到要学会制定长周期日程表,建立宏观调度视野,根据情况调整安排,预留部分空余时间,做机动安排。
五、效率管理
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不是用做了多长时间来评估的,而是看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多少。如何让自己一天顶别人的好几天呢?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单位时间的产出。其次就是要学会创造心流的状态。
什么叫“心流”?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会全情投入,忽略其他不相干的所有事情,整个人在投入这件事的过程中,会享受到非常充实,非常幸福的感觉。
那么如何去做呢?比如说去塑造环境,心理暗示,减少被打扰的概率等。
尝试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多项任务。得到多重反馈。在这块我是怎么做的呢?比如说我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钟健步走,在这一个小时里,我除了走路,我还会听一些英语。这一小时里,我完成了运动打卡和英语打卡。那这一段时间对我来说就是效率非常高的时间。
六、碎片管理
网络时代,生活被各种信息充斥着。让我们没有办法专注做一件事情。就算特别会统筹规划时间,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碎片时间,那么如何做好碎片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一分钟能做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一分钟可以做个眼保健操,给朋友打个电话,给家人买点礼物。生活中有很多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构成。这里有一点分享的特别好,叫做用场景化思维活用碎片时间。比如说早上在上厕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花五分钟读读今天新闻了解一下当今流行的事情。比如说在坐公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听听英语听听读书会。无论外面多么嘈杂,我们还是依然可以学习的。
碎片时间被高效利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碎片产出:读书笔记、写作素材、写作主题灵感库、听课笔记、文章感悟、家庭梦想清单和生活备忘录等,能不能把这些碎片产出变成更有价值的成果,甚至不输于大块时间的成果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提到了WBS分解工具,那么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WBS。
WBS分解工具的原理很简单,可以粗浅理解为从目标开始倒推,将完成目标需要做的事情细化,变成一级一级独立的任务,把最底层的任务分解到个人能在某个时间单元里完成就好。
七、外包管理
说到外包管理,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成本思维。就是无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件事是自己做划算,还是请专业的人来做划算?是否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如果外包的话,是否能够提升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以上是我们在外包工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总结下,在没有目标的时候,每天时间匆匆忙忙的过了,也不知道干了什么。每天都活在焦虑当中。学了时间管理让我学会了如何和时间友好相处。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碎片管理,外包管理,这些都是实现目标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不断的去尝试适应自己时间的模式,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加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