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一年给你15万镑,你敢来当裁判吗?

刚看到克拉滕伯格将远赴阿拉伯半岛的消息时,我本打算好好滑跪庆祝,并深挖他多年的昏哨历史不吐不快。但在收集资料时,我又动摇了起初的想法……

昏招不断,仍旧平步青云

克拉滕伯格,诨名豪门猎手,贵为英超神奇四瞎之首。


简单回顾下克拉滕伯格的昏哨时刻:

2004-05赛季,克拉滕伯格将门德斯已经越过门线近半米的球吹出。

2007-08赛季,默西塞德德比战中,罚下埃弗顿两人,并送给对手2个点球,而遭到埃弗顿死忠的死亡威胁,5年之内没有执法埃弗顿的比赛。

2012-13赛季,英超第九轮切尔西在斯坦福桥迎战曼联,落后两球的蓝军奋起直追,连扳两球。蓝军正准备大举压上反攻之际,克拉滕伯格先是罚下伊万诺维奇, 再将禁区倒地的托雷斯以假摔为由,两黄变一红,硬生生地断送了一场逆转好戏。

2012-13赛季,利物浦和雷丁的比赛中,克拉滕伯格还闹出过忘记带黄牌上场的乌龙闹剧。

但正是这样一位饱受球迷调侃的裁判,却被欧足联力捧,在2016年成为史上第一位在50多天内连续执法足总杯决赛,欧冠决赛和欧洲杯决赛三个重要赛事。

赛后有球迷惊呼:“克拉滕伯格在决赛的表现是世界级的,出色的体力,精准的判罚和完美的控场能力,与之前英超赛场简直判诺两人!”


1 > 199

匈牙利名哨考绍伊说过:“我们这个职业是残酷的,因为即使执法团队在比赛中作出了199个好的决定,但一次误判就足以致命。”

心理学称之为,易得性直觉的心理现象,如果能够根据映入头脑的现成例证(记忆中现成可得的)做出回答,那么我们就会假定该事件是经常发生的,运用这一认知规则进行判断。

就像飞机失事报道出来后,经过几天的持续议论发酵后,人们会普遍认为飞机出行容易出事故。

同样的球迷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遇到不利于母队的判罚,会很自然地将责任推给主裁,认为裁判就是个“庸裁”。


成为金哨,你需要达成的三个条件

▶条件一:猎豹的速度,千里马的耐力

我们知道良好的体能保证了裁判的合理跑位,继而做出准确判罚。

为了保证第一时间赶到案发地点,裁判需要极强的短距离冲刺能力,常常会看到边裁有时跑得比回防球员还快的情况。这些得益于裁判协会的要求:6.2秒内跑完40米。

你可能会认为40米6.2秒的成绩完并不稀奇,但是不要忘了顶级联赛裁判大多比球员年长15-20多岁!

更有数据显示主裁的90分钟的跑动距离通常是9-13Km,然而当今足坛能场均跑动达到11 Km的球员更是凤毛菱角。

                                                                                     ——小知识强势插入——

AMISCO记录的90分钟内最长跑动距离是万人迷贝克汉姆在2001年世界杯预赛的16.1 Km,而最短跑动距离则是由“潇洒哥”贝尔巴托夫创下的2.032 Km。


但是不要忘了,流水的球员,铁打的裁判,体力透支了球员还可以被换下休息,但是黑衣法官们可没有替补。

2013-14赛季德甲第28轮多特蒙德客战斯图加特的比赛中,主裁判魏纳因为受伤而下场,有兴趣的大爷们可以查下。

▶ 条件二:AlphaGo的大脑,交际花的手段

对裁判来说,真正的挑战并不是体能,而是在90分钟都必须绷紧神经,大脑高速运转。

就像每次从考场出来,感觉身体被掏空,我想你懂得!

一场比赛裁判要做1000多次的判断,每五秒就有一次,到底是真摔还是假摔,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手球?裁判做出判断时,除了依靠本身的专业素养和执哨上百场的经验外,还要时刻阅读场上形势和球员情绪,同时还要保证比赛流畅,而这些都必须在跑动中完成。

恩,我觉得……


裁判的职责不仅仅是做个黑白判官,还要将比赛失控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怎么理解呢?

稍有些运动经验的人知道,球场上免不了会有些不可描述的身体接触,20多岁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受到侵犯了,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干回去啊,双方秉承着“礼尚往来”的情谊,最后一场群架在所难免!

因此为了保证双方运动员在友爱和谐团结的氛围下进行比赛,裁判就通过义正言辞的发出警告,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段进行说教。

但是讲道理也必须让对方听得懂啊,五大联赛的球员来自世界各地,碰到语言不通,单纯的肢体交流又无法传达精神。

此时会说外语会给裁判加分不少,所谓“相知无远近人,乡音总关情”,异乡闻母语更容易引起球员的好感。

我们熟知的光头裁判皮埃路易吉•科利纳就会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等多国语言。

当然你会舞蹈的话,“笑果”会更好。


▶ 条件三:蜜汁自信,勇敢的心

裁判的判断基本是在电光火石间就得做出的,换句话来说很多判罚时来自直觉的。即使发现自己错了,也要坚定的做出判罚 ,否则自己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细心的球迷可能会怀疑裁判会不会借此来吹黑哨?

这点大可放心,裁判的判罚都会由专业的裁判协会赛后进行复盘评估,若有重大过失的则会通过罚款、下放、停职等惩罚措施。


疯狂和危险总是相伴相随的,去年欧锦赛英法足球流氓的群殴混战还历历在目,不仅仅是球迷互殴,有些疯狂球迷还会把输球的怨气发泄到裁判身上。

克拉滕伯格也曾谈到,自己未出名之前,在一场诺丁汉森林和谢菲联的比赛中,因为自己罚下了诺丁汉主力后卫Michael Dawson,导致后者无法参与资格赛,当天赛后手机就收到140多个“热心观众”的留言。


▍来一场实战演习演练

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我们一起当回儿裁判。

在球员通道时,我们站在队伍前列大口的吸气吐气,手指一刻不停的拨弄着黑色裤兜口袋里的两张塑料卡片,“今个儿哥必须得打痛球帝们的脸。”

激昂的音乐和球迷山的呼海啸响彻整个球场,我们开始入场,看台是这样的:


内心泛起一丝忧虑“一会要是出了差错,回去被嘲讽不说,怕是这小命也得交代了。”

在和球员握手时,有个球员乘人不备地向我抛了个媚眼,好像暗示我要好好关照他。


哼,咱可是裁判界的一股清流,哪是一个媚眼就能收买的。

刚开始,双方球队还处于互相试探阶段,一切还算顺利。

随着比赛趋于白热化,双方球员的动作越来越大。

寒光一闪,草皮飞扬,只见持球球员痛苦倒地,望着满地打滚的身影,我们下意识地吹响了哨子。

倏忽间,地上冒出数个180+公分的肌肉大汉,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犯规球员指天发誓可怜兮兮地盯着我们,他的队友对地上的人怒目咆哮,倒地球员的队友们严厉控诉对方,其中几人正要上前推搡犯规队员,当然倒在地上的还在打滚,但第六感告诉我们他正在偷看我们。

大脑嗡嗡作响,眼光渐渐失焦,灵魂出窍般杵在原地。

“别发呆了,给黄色衣服29号黄牌!”耳机里第四官员不耐烦地催促声,将我们拉回球场。定了定神,立即摆出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姿态,将29号叫到身边,掏出裤兜里的黄牌,用坚定的小眼神告诉他,“你给我老实点!”

此时进攻球员对我们会心一笑,他们的教练也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满意。


而防守队员恨不得手撕了我们,场下的教练更是暴跳如雷,指着我们向第四官员申诉着什么。


在精神恍惚和体力透支的双重打压下,好不容易挨到了比赛结束,快速地和球员和教练礼貌性拥抱握手后,我们便一头扎到更衣室洗澡换衣,准备赛后报告。

当然我们还是免不了名宿和球迷的一番评头论足。


▍写在最后

我想说的是,抛开外界猜测裁判带着任务上场执法的阴谋论不谈,本身裁判的要求就是高标绝俗,不仅要控制饮食,规律运动,更要禁得起金钱的诱惑和大众的非议,工作环境又是危机四伏。

一句话,裁判,真提莫的不是人干的!

作为球迷,总是揪着裁判的误判故意中伤真的很无聊,毕竟Football is ONLY a game。

当然更关键的是就算你说他一万遍,他也不会看呀,科科科。

参考资料:

[1]:Werner Helsen & Jean-Baptist Bultynck .Physical and perceptual-cognitive demands of top-class refereeing in association footbal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Volume 22, 2004 - Issue 2

[2]: Andrew M. Lane,Alan M. Nevill,Nahid S. Ahmad,and Nigel Balmer Soccer Referee Decision-Making:‘shall I Blow the Whistle?’.J Sports Sci Med. 2006 June

[3]:Carlo Castagna,Grant Abt,Stefano Dottavio.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Soccer Refereeing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Sports Medicine • September 2013

[4]:John Gibson.Face to face: Mark Clattenburg.The Evening Chronicl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2:45,2015/16赛季欧冠决赛就要打响,决赛将上演马德里德比。近日,欧足联官方公布了决...
    足球感叹号阅读 1,995评论 2 3
  • 科比布莱恩特 Kobe Bryant 湖人/投篮手:右手 得分后卫/小前锋 198.1厘米/6英尺6英寸 96.1...
    酷爽篮球兄弟阅读 2,262评论 1 11
  • 14年底从大公司跳了出来,不用想之前那样每天忙十多个小时,同时夹着电话,手里还忙着应付同事和其他项目成员。 201...
    爸爸爱愉悦阅读 261评论 0 1
  • 你的努力,不会骗你 1 到了暑期,天气十分炎热。每天只有一早一晚出门,才让人不觉得是在受罪。就在那个酷暑难耐的夏天...
    黎黎黎阅读 659评论 0 1
  • 最大的冒险,是不敢冒险文/刘墉本文选自《唯奋斗者得功名》 有一阵子我在台北的办公室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
    yhbred95阅读 3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