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造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工业资本利润无情驱动和支配的结果,资本家按自己的意愿创建城市人文物质景观。” ——马克思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渐变的过程。中国政府在2011年宣布,城市化人口已过50%,如今2019,城市化更是大势所趋。
2018年回乡下过年时,发现即便最小的政府单元——乡镇,廉租房和商品房构成的小区也像模像样。以前住在山里的早已搬完;山下以前红火的村庄,住户也寥寥无几;以前的3~5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开车在乡里穿行,青壮年几乎不见,多为儿童和老人。
出国游时,会发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有与中国当下相反的趋势,称为逆城市化:即城市人口逆流到乡镇和乡村。在发达国家的乡村和小城镇,其完善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长期面对浑浊空气和噪声的城市居民到乡村、小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中国当下的城市化,有城市吸引的作用,如涌向北上广深的务工潮;也有政策的作用,如小城镇、乡村的强征强迀,更多的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干脆另造新城。
在这次城市化浪潮中,丢失土地、祖屋和祖宅的农民,及小县城城市居民,有人欢喜有人忧,更多的则是对城市里求生存,及公检法等适应的彷徨。比如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开始采用的停车场收费、路边停车收费、小区收费、医院商场等各种收费的普及,都是打破这些城市新居民的观念,同时也在促使他们更规范,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