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议题:“六分之一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共创平台,如何能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为这个集体出力?我们的激励机制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激励机制,六分之一能走多远?有多少人是带着这热情来的,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相信很多战友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学习社群管理在初期的时候会遇到的,也许这些问题决定了一个社群到底能走多远?
大家可以先考虑一下为什么咱们要聚在一起学习?
我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什么?
我们先聊一聊内在动机,在此之前,先允许我晒个娃。
对,没错,这就是我家的宝宝,快一岁了,每天爬来爬去,甚至有时候都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看看这儿,翻翻那儿。
大家想一想,在孩子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需要外在的动机去给她刺激吗?走一步给一顿奶喝,不走的话就饿一顿?还是说因为走路了家长会给她鼓掌,她觉得受到激励了,还是说能早点学会走路会让家长有骄傲,而且会超过她的小伙伴,所以她才去学走路呢?其实大家都知道肯定都不是,实际上是走路的过程当中孩子已经享受到了能力成长带给她的快乐,每迈出一步,她会发现生活的圈子扩大了一点,每天都有新发现,她能够接触更多新鲜的东西,正是这种新鲜好奇的动机,驱使她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都有学习成长的强烈动机,但随着年龄的长大,内在学习的动机感觉越来越小,慢慢的只关注外在刺激,你会更加关注结果(各种排名及相关奖励),而忽视在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效应叫做德西效应,所谓的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下面这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在老人的房子附近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老人特别喜欢他们在这里玩,多玩一个小时给他们1美元,小孩很开心的玩了一个小时,然后老人又告诉他们再玩一个小时,但是只能给20美分,小孩子有点不情愿了,不过还是玩了一个小时,再后来老人让他们再玩一个小时,但是很遗憾没有钱给他们了。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玩”,所以就四下跑散了,之后也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本来孩子在这里玩是有内在动机的,享受玩的过程,不需要激励,但引入钱奖励之后为了心中所谓的公平,结局大相径庭。
这就是“德西效应”,它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在学校毕业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双重身份,不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而且还是自己的学生。
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自己的领域都是佼佼者,我们汇集到一起,汇集到1/6,来做平行思考文章共创,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我而言,每一周的共创像一次次探险,根本不知道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会遇到哪些美好的风景,而思维的美比自然风景的美更让人心生向往。
以前我是通过写作来呈现自己内心想法的,我相信只有脑中有思路才可能真正写出来,写作不是为其他人而落笔的,写作是心声的印刻。
慢慢的写久了之后,有点迷糊,有几个问题不太清楚:
我写的怎么样?
别人会怎么写?
我该从哪里提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更加没有提高。
怀着这个简单的念头,我找到了现在1/6的伙伴。
1/6对我的一个激励是:
从此不再觉得自己是人群中的异类,不再纠结于自我否定和自我“负能”,我知道我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这就点燃了我。
可能是这个idea有一些吸引力,同时大家也有写作和锻炼思维的需求,因此从1/6建立到现在,我们“活”了下来。
我想说坚持在1/6践行是对自己很好的磨练。
最好的交待是对自己的交待
最好的负责是对自己的负责
每一周的共创活动就是我们“练心”的过程
身体的健康是靠科学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来维持的
1. 对于精神来讲
饮食就是我们接触之后能够沉淀下来的知识,如果说以前是不挑食的填肚子,那现在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得做出不会让其他1/6小伙伴小瞧的美食,这是来源于人性的根本动力。
2. 身体的健康往往伴随着持续的锻炼
1/6每周的共创活动就是一位健脑教练.我的设想是通过持续的写作之后,我们大脑能够将“六个方面的思考”化为本能,有几个好处:
1. 遇到突发情况有对策。比如电梯里面见到领导,我们一次6顶思考帽下来可以把道理和情况讲明白。
2. 遇到事情有决断。小到买一个包包都应该主动使用6帽思考,从此告别犹豫不决,短时间内做出最适合我们的决定。
3. 遇到困难有办法。其实这一套思维方法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意味着更多的解决方案,也决定着能力的高低。
如果打一个比方,我觉得1/6的共创模式就像一台隐形的跑步机,这台跑步机开动起来就能让思维更快、更准、更深、更远,在这台跑步机上我们甩掉了思维上的盲区和迟钝。
1/6能给大家的不多,但是提供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1. 人都有懈怠和奋进的时候,在有人对比和催促的环境下,会大大的减少懈怠的时间,这意味着我们延长了有效学习的时间,生命的质量因此而提升。
2. 当我们看到案主努力整合输出、熬夜点灯的情景,尤其是带病坚持完成任务的时候,谁的内心不动容啊?而这份共鸣和同理心正是催人奋进的动力,用心去触摸优秀,优秀会传染的我们更加优秀。
当外部的激励化为内心的自我激励,1/6人必将走的更远。
在刻意练习和心流概念中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反馈。
1. 每一周通过阅读其他小伙伴的文章,尤其是同一思考帽小伙伴的文章,我们获得了最真实的反馈。
2. 蓝帽的整合输出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反馈,如果没有采纳我们的观点和内容,这是“负反馈”;如果采纳了,我们要看看蓝帽是怎么处理上下文结合部的,或许就知道该如何做到突出重点、有效支撑了。
没有反馈的写作是进步很慢的写作,有了反馈的写作是高效的。
我们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不用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面
听着别人语言上的夸赞
利用好这一份反馈之后,我们必将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夸赞。
当然,提高写作和思维最重要的举措是:不停的练习。
参加1/6,让这种不停的练习成为了一件不那么孤独和痛苦的事情,我相信只有不停的练习才能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六分之一群,初衷的意义就是学习与成长,锻炼一种六维思考的思考能力,链接到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并且从不同人的思考与文字中受到启发,还能提出问题,如果被选中,就有很多人帮你进行解答。这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记着这个初衷,才会自我激励,产生积极性。
个人认为只有从人们加入社群的初衷来考虑,这本身也是社群存在的基本功能,愿意加入社群的人大多是因为这个社群可以提供给他需要的。
初衷是我们的内在动机,毋庸置疑这是最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适当的需要外部动机,也就是适当的激励机制,适当的得到激励是人们做事不断强化动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该如何适当激励呢?
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于六位思考群,可以设置不同的群激励目标:
第一层:生存需求
发展壮大之后,可以仿照007设立规则建立积分或者代币机制
第二层:安全需求
有时候会因为临时性工作或者突发状况,导致不能按规定时间节点输出,又担心违反群规则被出局,获得一定数量的群激励是否可以获得免死金牌一块,来应对时间危机
第三层:社交需求
1、建立思考帽之间的互相评论机制,增加大家的相互了解;
2、可以制作六维思考联合写作的聘书,可以供大家作为一项经历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3、最佳贡献奖可以选择在本周输出的文章的结尾,添加一篇自己相关的文章的链接,引流。
4、不定期的在文章结尾对参加联合创作的小伙伴进行署名致谢。
第四层:尊重需求
1、每周的蓝帽,可以有一周的时间修改本周输出,获得一个选择机会,自由选择是否参加下一周提交问题及联合创作;
2、换一种玩法,设立游戏机制,超过多少个最佳贡献奖或者其他的奖励,可以直接进行问题解答,直接帮助答主进行解惑。
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
1、每周可以由蓝帽颁发一枚最佳贡献奖,奖励给基于思考帽回答被采纳最多的人;
2、每周可以评选出最佳金句奖;
3、可以将每周的案主及每周的最佳贡献奖、最佳金句等在协同创作的文件里进行盖楼;
4、六维思考群逐渐壮大裂变,可以筛选有意愿的小组成员协理新群;
5、六维思考社群经验的分享,相信群主自建群以来,由一个想法到群规则的迭代,每一个前进都收获很大,可以分享心得与经验,帮助有想法的成员建立自己的社群
小能熊杨洋老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世界首富,你还会做现在坚持的这件事情吗?”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我最亲爱的战友们,如果你是世界首富,你还会坚持学习、坚持写作、坚持共创吗?
愿我们都能像李嘉诚、比尔盖茨、查理芒格那样,成为一个行走的书架,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如果我是一根火炬,我要点燃每一位1/6人内心中的圣火。